曹丕赐死甄宓之后,为何还在其口中塞入秽物?远不是宫斗那么简单
迪丽瓦拉
2024-11-19 21:45:03
0

原标题:曹丕赐死甄宓之后,为何还在其口中塞入秽物?远不是宫斗那么简单

甄宓时人称甄氏,是曹丕之妻,魏明帝曹叡之母,死后被魏明帝追封为文昭皇后,甄宓不仅死后极具哀荣,就连她的娘家兄弟也被曹叡大加宠幸,委以重任。然而根据《三国志》记载,甄宓却是被曹丕赐死。

史料称“黄初元年十月,帝践诛、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后愈失意,有怨言。帝大怒,二年六月,谴使赐死,葬于邺”,翻译过来就是,汉献帝退位之后,给曹丕进贡了两个女子,而这两人备受曹丕宠爱,甄宓因为失宠,时常有怨言,最终惹怒曹丕被赐死。

甄宓死后,曹丕令人“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作为昔日被曹丕母亲称为“此真孝妇也(真是孝顺媳妇啊)”的甄宓,落了如此下场,实在令人不解。曹丕仅仅因为甄宓吃醋妒忌就将其赐死,而且还要对其进行羞辱,“被发覆面”是让她没有脸见人,“以糠塞口”是不让她申辩说话。

看来在甄宓死时,和曹丕的夫妻关系真的是糟糕到了极致,难道这仅仅是吃醋导致?

在不少历代史学大家眼里,因为甄宓吃醋就将其赐死,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更何况,争风吃醋也不是甄宓会有的行为,在甄宓丧夫嫁入曹氏之后,她仍广有贤名,备受公公曹操和婆婆卞皇后的认可,并且对于夫妻关系而言,甄宓曾多次主动劝进曹丕纳妾以便于繁衍子嗣。

因为这个儿媳妇实在太好太孝顺,在曹冲夭折后,曹操特意为自己最心爱的小儿子挑选了甄氏亡女为妻,史料记载“聘甄氏亡女与合葬”。也就是说,就连为曹冲配个阴婚都要挑选甄家的早亡女子,很明显能够看出,作为名门闺秀的甄宓,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嫁出去之后也没有给自己的家族丢脸,从她嫁入曹家一直到晚期,更是广受朝野赞誉。

这样一个近乎完美人格的后宫皇后,按理说不应该栽在宫闱争宠的问题上面。不过《三国志》似乎一门心思要把甄宓的死归结为后宫斗争,甚至还把甄宓的死,推到了曹丕之后一任皇后郭女王身上。称是郭女王“逼杀之”。就这样一部魏晋后宫争宠的连续剧,就得以出炉。

不过,正史学家对此并不认可,大多数人认为,甄宓的死和国家政治有直接关系。在甄宓死后,甄宓和曹丕的儿子曹叡登上了帝位,第一件事就是追封母亲甄宓为文昭皇后。并且开始大肆封赏母亲的娘家舅舅们,不仅加官进爵,而且赏赐巨万。

假如说这个时候甄宓还在世的话,身为太后,背后又有娘家势力支撑,外戚干政的局面很容易会形成,而一旦国家出现外戚干政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东汉王朝就是亡于外戚干政,这一点可谓是有着血淋淋的教训。

对于这些事情,当时的史家摄于压力自然不会照实写明。不过既然是一部三国魏晋史,有关于甄宓的生平史实记载,自然不会只局限于一处。

从《三国志》魏明帝本纪的部分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故事:魏明帝曹叡在当太子的时候,和父亲曹丕一起出去射猎,途中看到一对母子鹿,曹丕搭弓射箭将母鹿射杀,并且命令曹叡射杀幼鹿,不料却遭到了曹叡的拒绝,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

看着曹丕射杀母鹿,身为儿臣的曹叡却跪地痛哭流涕,为幼鹿求情,而曹丕看着儿子违反自己的旨意,随后的举动是“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也就是说,通过这次射猎,曹叡通过了父亲曹丕的面试,拿到了金銮殿的入场券。

这次射猎之后,曹叡成为魏朝新一任统治者的命运已经被确定,和他一起被确定的,还有自己母亲甄宓的命运,“去母留子”就是必然的结果。

而至于采用何种方式杀掉甄宓,在曹丕看来,只是一个理由而已,而假如说甄宓死的时候真的是“以糠塞口”,只能说甄宓死得实在是太冤了,她没有犯一点错,却被曹丕杀掉。假如说她真的有错的话,就是因为她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甄氏家族,另外还有一个即将成为皇帝的儿子。

其实,从《易中天品三国》的很多叙述中也能看到,曹魏政权从头到尾,都是在和北方士族进行对抗,曹氏作为“草根”想要逆袭就必须掀翻若干座大山,北方袁氏等豪门世族,是曹魏不可化解的天然仇敌。

而能够和袁氏联姻的甄氏,本质上也是和袁氏家族同一个利益链条的关键一环,在官渡之战之后,曹操虽然平定北方也通过各种手段,极大打压了门阀士族,而这个时候,假如曹丕留下甄宓,曹魏政权就必然受到外戚士族的反嗜。

纵观整个魏国史,曹操和曹丕父子对于世家大族,有着全然不同的两种态度,曹操统治时期,军队核心一律是曹家和夏侯家族(曹操本姓夏侯)的本家人,谋臣也都是以草根为主“不拘一格降人才”,就连妻妾都是以草根出身的“寡妇”为主,从根本上断绝了外戚和士族干政的可能。

而到了曹丕一代,他为了获得北方士族的支持,选择和士族和解,甄氏一族最终得以翻身,并且在曹叡时期达到了鼎盛。而作为家族功臣的甄宓,只能是挂在墙上接受后人的朝拜,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值得一说的是,甄宓被杀之后,曹丕的下一任皇后,是郭女王,这位皇后虽然名字霸气,但却是寒门出身,背后没有任何政治根基,对于曹魏政权的利益而言,让一个草根皇后成为太后,无疑是最符合整体利益的事情。归根结底,无论身为皇后的甄宓是否有心干政作乱,曹丕都不会让她在自己死后依旧活在世上,一代美人终究香消玉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人必须相信国家,任何异心都... 中国人必须相信国家!任何异心都会付出代价! 有战友说:豪哥离开股评,股市熊了;豪哥现在回来了,牛市肯...
原创 二... 夏朝的灭亡就如同它的建立一样,充满了谜团。 目前,关于夏商周断代考古最权威的研究结论,是1996年5...
原创 中... 中国对朝鲜有救命之恩,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没有当年的抗美援朝,朝鲜已经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了。 ...
原创 刘...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这句话描述了两位卓越的历史人物,诸葛亮和刘伯温,分别在不同的时代...
原创 蜀... 我们常常用到这么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来形容一个集团人才缺乏。这句话最早的出处说的就是三国时...
原创 免... 说起免死金牌,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这个。在传统的印象中,拥有免死金牌后,犯罪之后不用被处死。很多...
原创 老... 老三国,即94版本《三国演义》,它经久不衰,已成经典。 据统计,老版三国首播时,全国收视率高达46....
一纸红票与康熙的世界观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这份从清廷发往欧洲的“寻人启事”,背后是康熙与西洋传教士的交往网...
原创 雍... 历史往往是由一些细节决定成败,电视剧也是一样。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雍正王朝》,可谓即还原了历史...
原创 吕... 明朝永乐二十年(1422),明成祖 朱棣 打算开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北伐。户部尚书 夏原吉 以国库空虚...
原创 为...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子女通常会跟随父姓,而不是母姓。这和许多西方的文化习俗恰恰相反...
原创 朱... 朱元璋登基之后分封诸王,在1398年朱元璋驾崩的时候,朱元璋的18个儿子已经就藩到了自己的封地。剩下...
原创 明...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了明朝唯一一个获得“三孤”(少保、少傅、少师}称号的大臣陶仲文,今天再来给大家...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东汉、唐朝之后,第三个“宦祸”时代。和唐宦官专权乱政相比,明朝“宦祸”延续时间更长...
原创 五... 五国破灭后,四面楚歌的齐国面对秦国时,心里怀着怎样的想法? 公元前226年,秦国大军占领燕国王都,燕...
原创 诸...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可谓是人才辈出。诸如曹刘孙、诸葛、周瑜等等,都是我们在高谈三国时候的主要人物...
原创 日... 前言 姓氏是家族的象征,是血脉关系的符号和标志。中国的姓氏最早起源于氏族部落,是部落首领们辨认后代的...
原创 岳...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难之后,北宋王朝迫于金兵的压力将都城南迁。因此被称为南宋。原本统...
原创 金... 金国的战斗力,曾经让辽国、宋朝望而生畏。 金国的士兵大部分是女真人,凶狠好斗,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金...
原创 诸... 引言: 斫案兴言断众疑,鼎分从此定雄雌。若无子敬心相似,争得乌林破魏师。——《吴·鲁肃》 网上曾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