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驾崩以后,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继位皇帝,在位一十三年,经过呕心沥血,刷新吏治,大胆改革,彻底扭转康熙年间留下的弊政,为乾隆盛世开创了新的局面。可是一直以来关于雍正帝的皇帝位置合法性饱受诟病,雍正帝在位期间也曾经书写“大义觉迷录”自辩,结果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文/日尧居康熙帝晚年最大的败笔就是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由于没有明确接班人,儿子又多,所以就发生了立储风波。他的儿子们为了太子位你争我夺,既然太子胤二次被废,就必然有其他兄弟推波助澜,参与夺嫡的皇子们都要嫌疑,最终是谁把太子击垮,除了太子本人失德以外,皇四子雍亲王胤禛的嫌疑最大。
清王朝关于雍正帝的传说太多,说是雍正帝得位正统,可历史记载也没有可靠的依据,如果深入到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去仔细分析,整垮太子胤礽的始作俑者就是雍亲王胤禛。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十三阿哥胤祥受到牵连也被圈禁,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太子又有即将被复位的迹象,所以十三阿哥胤祥自然就从被宗人府放了出来。
太子胤礽经过被废一次的折腾,彻底暴露了一众兄弟们夺嫡的愿望,十三阿哥胤祥虽然侠肝义胆的保太子,可他观察他的这位二哥的所作所为并不像他期望的那样,他的储君位置并不牢固,八爷党中的八阿哥胤祀也在虎视眈眈盯着这个位置。于是十三阿哥胤祥提出了质疑,并且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像这样的太子值得我保吗?皇阿玛为什么不能把大位传给你呢?你为什么就不能争做太子呢?
这是十三阿哥胤祥被放出来后在雍亲王府和他的四哥,四阿哥胤禛及邬思道在一起吃饭时时一语道破的天机,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因为在四阿哥胤禛心里恐怕早就产生了夺嫡之心,只是碍于自己属于太子一党,无法向他的这位十三弟和邬思道表明罢了。
这正是邬思道能留在雍亲王府的目的,他等的就是这句话,邬思道开始推波助澜了:
十三爷真乃无双国士呀!成大事得此一助,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
雍亲王府养个残疾人邬思道干嘛,说是小阿哥的师傅,京城里的文人墨客有的是,为何千里迢迢请这位邬思道,并且藏在雍亲王府?雍亲王府的高手多了去了。既然天意如此那就要开始实施,因为机会来了;太子胤礽为了拉拢十三阿哥胤祥,指使他除掉与太子私通的康熙帝嫔妃郑春华,借此抓住十三阿哥胤祥的短处,没想到郑春华被四阿哥胤禛藏在了雍亲王府,反而留个活口时刻制约太子。
康熙帝南巡,复位以后的太子胤礽监国,老毛病又犯了,与江夏镇的任伯安私相往来勾结准备拿到那祸国殃民的“百官行述”,四阿哥胤禛不但设计剿灭了江夏镇找到了那四大箱子的百官行述,而且还拿到了太子胤礽与任伯安往来的私信,就凭这一封私信足可以致太子于死地。
四阿哥胤禛当众销毁了“百官行述”以后,太子胤就担心自己的那封私信,可他没想到老四和十三阿哥胤祥会用这封信大做文章,并且就是这封信把太子逼上了绝路,再次被废。
虽然四阿哥胤禛掌握了太子胤礽致命的这一封信,但是他不想用自己的手传递给康熙帝,不想在康熙帝手里落下陷害太子的名声,可如何把这封信交给他父皇康熙帝,雍亲王胤禛在等待最佳时机。雍亲王府的高福被八阿哥胤祀收买了,可是这高福知道雍亲王府的规矩,自己的背叛无疑是拿生命做赌注,何况四阿哥胤禛还是收留自己的恩人,在邬思道的劝导下,高福准备反戈一击,挽救自己的过失,于是在邬思道的安排下,太子胤礽的这封私人信件就落在了八阿哥胤祀手里。
八阿哥胤祀为了整倒太子绞尽脑汁,这封信让八阿哥胤祀欣喜若狂,可是他冷静下来才觉得把这封信交给康熙帝的难处也是怕抛头露面,最终还是十四阿哥胤禵把这封信送到了康熙帝的行宫,但是这位十四阿哥胤也鬼的很,没作任何说明,只是一封信,康熙帝自己琢磨把!
这封信对于太子胤是致命的,早期太子一直以为四阿哥胤禛是自己人,没想到老四的手段如此毒辣,假借八阿哥胤祀之手给自己重重一击。
我是百家号:日尧居,坚持原创,杜绝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