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汉容易出明君?因为它的皇帝选拔制度,与其他朝代不同
迪丽瓦拉
2024-11-19 22:43:51
0

原标题:为什么西汉容易出明君?因为它的皇帝选拔制度,与其他朝代不同

汉朝是继秦朝以来一次最大规模的封建社会实践。秦朝开了封建社会的先河,很多先进的措施没来得及检验,不幸二世而亡。封建社会何去何从,这个历史重任落在汉朝的肩膀上。

汉朝没有辜负历史的期望,用两汉四百多年的国祚时长,为后世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体系。往后两千多年的朝代都没有摆脱汉朝的影响,毫无例外都是沿着大汉的方略前行。

别看汉朝是封建社会的前期践行者,在它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也是历朝历代明君圣主最多的朝代,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跟它的皇帝选拔制度有关。

立贤不立嫡

封建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家天下的嫡长子继承制,从皇家到寻常百姓家一杆子插到底。只要你是正室夫人生的大儿子,那么天生就是家族的“王”,别人也没有跟你争夺继承人的资格,只要有人敢跟你争,那么他从道义上就已经输了。

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也有弊,好的一面是能够保持家族的稳定,避免家族内部为了争夺地位而发生内斗,坏的一面是没有人能够保证嫡长子是德才兼备的天选之人。万一他的能力和品德不行,也容易祸乱家族甚至把族人带向覆灭的深渊。

汉朝刘氏皇族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的基本策略是立贤不立嫡。

汉朝有作为的皇帝大都不是通过嫡长子继承制走上来的,尤其是西汉。除了皇二代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大多都是皇帝和辅政大臣从一堆候选人里挑出来的,有的甚至是从流落民间的落魄皇族找出来的,比如汉宣帝刘病己,当年尚在襁褓中,因为祖父刘据深陷巫蛊之祸,刘病己的童年都是在监狱中度过。

汉武帝是挤掉大哥太子刘荣上的位,汉昭帝刘弗陵是以最小儿子的身份干趴下一堆哥哥上来的,汉宣帝刘病己更不用提了,唯一一个以囚徒身份登基的皇帝,乃至东汉的明帝刘庄也是夺了大哥刘强的储君之位。

虽然他们都不是以嫡长子承继皇位,但无一不是难得的有道明君。由此可见,立贤不立嫡的西汉皇帝选拔制具有很强的制度优越性。

汉朝为什么能够推行立贤不立嫡

实行“立贤不立嫡”的朝代,越是往后越少,隋唐时期尚有汉朝的遗风,隋炀帝是非嫡长子出身,唐太宗也是非嫡长子出身,他们的作为都远远超过其他兄弟。

宋朝也还可以,仁宗皇帝在众兄弟中排行老六,但是到了明朝已经不行了。明朝时,朱元璋定下祖制: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

意思就是说,帝位只能由嫡长子或嫡长孙继承,除非那一支绝嗣,才能走兄终弟及的路子。虽然朱棣凭借实力,不揣冒昧地夺了嫡长孙的皇位,把老朱家的帝系牢牢地控制在自己这一支。但朱棣当上皇帝后,依然走的是朱元璋定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汉隋唐宋都可以立贤不立嫡,唯独到了明朝行不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封建皇权在不断走向巅峰,相权在不断弱化。

回顾汉朝,汉文帝刘恒是在诸吕之乱被平定后,绛侯周勃从刘邦诸多儿子中考察推上皇位的,特别是汉昭帝死后无子,在接班人选择的问题上完全是由大将军霍光一手决定。先是立昌邑王刘贺,发现刘贺是一个不成器的家伙,然后假借太后名义,一纸诏令把刘贺废为海昏侯,又把流落民间的刘病己海选出来。

从这件事上最能够看出,汉朝的丞相或大将军的权力有多大。拥有皇帝立废的生杀大权,俨然是皇族以外的帝国掌控者。相权在汉朝绝不是虚衔,它具备跟皇权抗衡的实力。

比如,刘邦当上皇帝后,特许丞相萧何三件特权,见君不趋,称臣不名,剑履上殿。萧何见到刘邦后,不需要小跑着凑上前跪拜,只需要跟皇帝相互作揖,跟刘邦打招呼也不需要称呼自己的名字,甚至可以带着兵器上朝。这样的待遇在后世是绝不可能出现的。

把丞相的权力抬升到一定层次,这叫“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虽然皇帝被人称作天子,事实上他就是肉身一座,既然是人,那他就有人的一切弱点,他也不可能是一个全才,用上帝视角治理天下。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底下有一群能力强悍的丞相做皇帝的好帮手。这些丞相集团能够帮助皇帝出谋划策,避免皇帝的决策失误。对于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来说,都是百益而无一害。

在汉朝,不单是大臣倾向于“立贤不立嫡”,包括皇帝本人也是唯才是举。汉武帝晚年误杀了长子刘据,导致太子的位置出现空缺,很多皇子纷纷跃跃欲试。因为二儿子刘闳英年早逝,最有竞争力的人是三儿子燕王刘旦,他非常积极地向汉武帝靠拢,但是汉武帝非常反感他的做法,认为燕王不安分,所以在临终时把帝位托付给小儿子刘弗陵,主要是看重刘弗陵很像小时候体格健壮、头脑聪明的自己。

这便是西汉盛世比较集中的原因。因为皇帝是“选”出来的,只要皇帝不是特别昏庸,底下大臣肯出力,总能缔造一波盛世局面。既然有盛世的功绩,皇帝自然也被世家称为明君圣主。

结语

事实上,有一个王朝的明君圣主也很多,也是“立贤不立嫡”较为普及的时期,只是大家并不愿意认可它,它就是清朝。

清朝这么多皇帝中,只有道光皇帝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清朝296年的历史中,仅此一例。虽然不受待见,但清朝皇帝兢兢业业、勤于政事的品质是其他任何朝代都比不了的,也决定了它是唯一能够与汉朝媲美“明君圣主”数量的王朝。

关于嫡长子继承制与“立贤不立嫡”的利弊,各位网友认为哪种更加合理,欢迎评论区留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