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舰载机在福建舰实现重大突破
据权威媒体报道,9月22日,海军相关部门发布重要进展:在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款新型舰载机,近期已在福建舰上顺利完成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训练。这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正式具备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在海军现代化建设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海军航空兵部队在福建舰上开展了多轮次起降训练。飞行员们娴熟地驾驶着这些新型战机,在航母甲板上精准起降,充分验证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系统与各型舰载机的完美匹配。这些训练不仅让福建舰初步形成全甲板作业能力,更为后续舰载机编队融入航母作战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海军舰载航空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单一机型到体系化作战,从陆基训练到舰基实战,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从基础飞行到实战能力,每一步都彰显着人民海军向世界一流海军迈进的坚定步伐。
自今年5月首次海试以来,福建舰各项海上试验工作稳步推进。舰上各系统设备调试顺利,整体运行状态稳定可靠。
军事专家韩维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他指出,这次成功试验实现了舰载机与航母核心技术的双向赋能,将推动航母编队作战能力实现质的飞跃。特别是空警-600这款海空司令部的成功上舰,将预警探测范围大幅扩展,使航母编队从阶段性存在升级为持续性掌控。
韩教授特别强调,歼-35隐身战机和歼-15T改进型战机的组合,形成了隐身尖刀与重拳出击的完美搭配。电磁弹射技术让歼-35可以满油隐身出击,歼-15T则能满油满弹升空,二者配合将极大提升航母编队的攻防能力。
随着更多先进舰载机的陆续上舰,中国航母编队将实现体系作战能力的全面提升。空警-600负责预警指挥,歼-35执行制空任务,歼-15T实施对海打击,再加上电子战飞机的支援,一个完整的海上作战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步伐必将更加坚定有力。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