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朱国治为何不送走一双儿女却要亲手杀死,其中有何隐情
迪丽瓦拉
2024-11-20 01:45:49
0

原标题:康熙王朝:朱国治为何不送走一双儿女却要亲手杀死,其中有何隐情

《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是个狠人,他是云南巡抚,当初康熙拉着他的手,鼓励他跟吴三桂斗,给他加官进爵,带着妻儿来到云南,名为巡抚,实为监督。直到发现吴三桂要造反,朱国治才如梦初醒但朱国治能够让钦差莫洛化装成马帮逃出去报信,为何不送走一双儿女,而是亲手杀死一双儿女,然后去吴三桂那里赴死!正所谓“虎毒不食子”,朱国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他这么做,是愚忠还是另有隐情?

首先我们来了解朱国治为何要提着脑袋赴命云南?

朱国治赴命云南,是撤藩的探路石

《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原为潮州知府,由于朱国治以汉人而忠于满洲,为政苛峻。康熙亲政后,便启用了朱国治,封他为云南巡抚,目的则用他到云南去跟平西王吴三桂周旋,于是朱国治携带家眷赴云南!

吴三桂辖云贵,“三藩"中地位最高,是标准的土皇帝。而且还经常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挑起战争,以示吴家军的威严和实力。

鳌拜死后,吴三桂嗅到了皇帝要撤藩的气息,吴三桂一边向朝廷索要这要那,朝廷每年还要从其他各省拨给二千万两,有了经费,吴三桂不思剿除匪患,暗中养寇自重。

而点燃平三藩导火索的人是个小人物,正是潮州知府朱国治,一个五品官而已。但是,朱国治不简单,他很硬气、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大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丈夫气概。且上了一道奏疏弹劾吴三桂。

第一,势力坐大,不思剿除匪患,暗中养寇自重。这恐有异心;第二,盘剥百姓,广募兵马,欺瞒朝廷。准备自立门户;第三,与镇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意图不轨、已有不臣之心。这是结党;为了国家大计,强烈要求惩处吴三桂,并撤三藩。

其实,吴三桂在云南已经树大根深,实际上掌握着东南半壁江山,大家对他都是和稀泥,但朱国治不合时宜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为此,不惜以鸡蛋碰石头,上奏弹劾吴三桂,直接挑战吴三桂的权威。

吴三桂考虑到还不是时候与康熙对着干,也咬住朱国治,举报他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而且把朱国治押送到紫荆城,由康熙来处置,而且必须二选一,以探康熙的态度。

在康熙的朝堂上,多是受过吴三桂好处的大臣,斥责朱国治胡说八道,要求严惩朱国治。康熙为了不惹吴三桂引发兵变,治朱国治一个挑拨离间之罪,康熙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安抚吴三桂,还不是与他撕破脸的时候;二是治朱国治罪抓起来,避免遭到吴三桂的谋害,这也是间接保护了他。

但吴三桂哪好糊弄,不肯罢休,非要康熙杀朱国治,康熙无奈,欲杀朱国治,对朱国治说,知道你没有污蔑吴三桂,只是朝廷现在惹不起吴三桂,争取两年稳定的时间,朕早晚要将斩草除根,以后定当给他昭雪。

朱国治瞬间也明白了康熙的意图,他表示自己愿意用鲜血为康熙撤三藩饯行,康熙听甚是感动。就在朱国治即将押赴法场,康熙却改变主意了,不仅免一死,还加官加爵,将他派去云南滇池做巡抚恶心吴三桂。

康熙拉着朱国治的手说:朕派你去吴三桂身边敲山震虎,看他到底有何居心,你可害怕!朱国治说自己都是从鬼门关走出来的人,还有什么可怕的!就在这样朱国治携带家眷来到云南,名为巡抚,实则监督!

康熙十二年,康熙批准了平南王尚可喜的辞职报告,但不允他儿子尚之信袭爵。吴三桂得知此消息,装模作样地请求移藩锦州,他以为朝廷会忌惮他手握重兵,进行慰留,但康熙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接派人送来撤藩令。

康熙的意思是,吴三桂蓄异已久,撤藩也反,不撤藩也会反!还不如先发制人!

而且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是紫荆城控制的质子,且与建宁公主已有孩子,吴应熊表明了“终守臣节,保全禄位”的态度。料想吴三桂会因子孙投鼠忌器。但儿子的态度,并不代表吴三桂,他摇旗呐喊,说反就反!

吴三桂要造反,必然也要先发制人,绝不可能让朱国治有机会逃出去给朝廷通风报信,此时朱国治也明白如果不投靠这个逆贼,他必遭灭族!

既然知道自己深陷泥潭,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妻儿送走呢?

早已被吴三桂所困,逃无可逃

有很多人不解,朱国治用两匹骡子就帮助钦差哈赤塔逃出了云南。可是为什么不将一双儿女托人送走呢?

其实,从朱国治与钦差哈大人对话就知道,他已经做好了携带全家以身殉职的准备了。

在钦差哈大人劝说一起走的时候,朱国治说:你是钦差,王命在身,我是边疆大吏,国家体面所致,你我职业不同,你可以走,可我不能走,你必须返京复命,而我必须以身殉职。

试想,如果朱国治与哈大人一起逃跑,必然惊动吴三桂,而云南到处都是吴三桂的通道,探班人马监视朱国治,估计还没跑出云南,又得乖乖被捉回来,这样一来,最终两人手牵手,共赴黄泉!这样朝廷就不能在第一时间做好平叛的准备。

想到这里,逃得念头已经放弃了,那么,此时投入吴三桂,或许是一家老小唯一生还的机会,但这个念头刚刚产生,朱国治又打消了,自己既然食清君俸禄,必忠清君之事,就如他所说:作为封疆大吏,国家体面所致,守土有责,怎么能弃官而逃,岂不是毁一生的“名节”?二是职责所在,就算逃出去了,也会被清廷律法制裁。

所以朱国治送走钦差哈大人,返回巡抚衙门,对夫人宣称,眼下我们已经无路可走,那吴三桂恨我入骨,一旦落入他手中,你是诰命夫人,无论如何不要落入魔掌。朱夫人悔不当初,说:当初劝你称病不要贪图这个云南巡抚,可地方可是虎狼窝,赏你一个一品,就是让你位朝廷卖命。朱国治说这道理我也明白,但事已至此!

被丈夫这么一说,朱夫人万念俱灰,自知没有活路的她,已经暗暗做好准备,只是放心不下两个年幼的孩子,说道:总该给他们留一条活路吧?

朱国治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明天一早就让心腹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乡下,从此隐姓埋名,以后就以种地为生吧。

朱夫人听后,说: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去了。朱夫人三尺白绫结束自己的生命,她永远也不会知道,她刚离开人世,朱国治提着剑走入儿女卧房,亲自手刃了两个孩子。

朱国治手刃儿女,一半愚忠一半无奈

有人说,当初送走钦差哈大人只有了两骡子,就不能再用两骡子送走俩孩子吗?其实,妇孺老幼没有坚强意志力,小孩子又小,经不起路上颠簸,加上朱国治身边都只剩下几个衙门衙役,区区几个衙役如何护送他们逃出吴三桂地盘,万一落到吴三桂手中白白受辱不说,还可能导致威胁朱国治,心一软,从而坏了他忠心抱国的“名节”。

而且他说过,他受皇恩赐,就是打算他们一家老小以性命相报,这本是忠臣的表现啊!

在朱国治手刃儿女后,一身血迹未干来到吴三桂面前,吴三桂取笑他,他说手刃两个孩子,吴三桂一惊,道:你朱国治一介书生,竟有勇气手刃自己一双儿女,敬你是条汉子。表示有心收服他,怎料朱国治一心求死。

大骂吴三桂三姓家奴,口口声声顺反清复明,实际上是一己之私,导致天下动荡,万千百姓生灵涂炭,你虽是汉人,却是个汉贼,你不要脸,骂得吴三桂直冒冷汗。

都知道,明朝永历帝朱由榔就是吴三桂绞死的。吴三桂背板大明后,又因为名妓陈圆圆冲冠一怒,投靠了大清。此时他又做了春秋大梦,想推翻清廷,自己当皇帝!

吴三桂听完朱国治骂完后,冷一笑心想,反正你是看不到了,随即将朱国治拉去砍了,脑袋祭旗,朱国治的身体被吴三桂的士兵吃光了,尸骨无存。

《康熙王朝》剧中,把朱国治塑造为一个为国尽忠、反对三藩谋反的义士,在他就义前,他不仅让自己的夫人自尽,还杀了自己的儿女,场面非常血腥残酷。

而小说中朱国治并没有杀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反倒是在做好赴死准备前将儿子托付好友,这是也许更符合民间伦理价值取向的。

而实际上,真实历史中的朱国治也没有逼死或杀死自己家人的行为,只是他本人为吴三桂所杀。不过,在清史上的朱国治虽不失为一个忠臣,但谈不上是一个好官。

朱国治在任期间,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是一个有辱斯文、不折不扣的酷吏。

朱国治这一生做得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吴三桂收服他起兵反时,但被他拒绝了。后来,清廷扳倒吴三桂后,将他列入清朝忠臣之列,追赠为户部右侍郎,雍正在位时,又特许入祀昭忠祠,也算名垂青史了。

写到最后

《康熙王朝》中朱国治,宁死不降,气节浩荡,誓死保卫清廷,成了是死,不成也是死,自他以名为巡抚,实则监督开始,他的一家老少开弓没有回头箭了,朱国治所以将一双儿女手刃,原因有三:一是怕落入吴三桂之手,成为人质受取;二是被吴三桂监督,逃无可逃;三是职责所在,守土有责;三是体现了朱国治对清廷的孤忠。只是令人觉得惋惜的是他的一双年幼儿女,不该成为他获得忠心报国“名节”的筹码,这结局实在太残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