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打仗不行,但是在审美上,领先世界1000年!
迪丽瓦拉
2025-10-08 21:34:54
0

说起宋朝,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那句老话,“积贫积弱”,尤其是打仗方面,总是被辽、金、蒙古这些北方邻居揍得鼻青脸肿。可你仔细想想,这王朝愣是撑了三百多年,还在经济和文化上玩出花来,特别是审美那块儿,简直是甩开世界一千年的节奏。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宋朝的皇帝们从开国起就对军队有种天生的警惕心,宁可让武将们闲着,也不想重蹈五代十国的覆辙,结果军事上吃亏,但文化上却借着这股子“文人气”爆发出惊人能量。

先从军事弱点说起吧,这事儿根子深,牵扯到宋朝的建国逻辑。赵匡胤那家伙,黄袍加身篡了后周的位子,心里头最怕的就是别人也来这么一出。所以他一上台,就搞了“杯酒释兵权”,把大将们的兵权全收回来,军队直接归皇帝管。这听起来稳,但实际操作起来问题一大堆。禁军成了核心力量,从各地边军里三年一轮选精锐,一次上万人,选来选去边军就越来越弱,质量直线下降。结果呢,禁军养得白白胖胖,边防却成摆设。宋太宗赵光义接班后,更狠,他不光防边军,还防禁军,重文轻武的思想彻底坐实。文官监军成了常态,武将升迁得过吏部这关,指挥起来手脚被绑死。打仗时,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命令从京城发,路上耽搁不说,将领还得等文官点头,战场上哪有这时间?

再看具体表现,北宋初年禁军还有点底子,十九万人规模,能跟辽国僵持。可后来呢,军队膨胀到百万级,冗员严重,士兵领饷就跑去经商,营房里社会化了,将领跟士绅勾搭,训练形同虚设。辽军铁骑一来,宋军步兵再怎么推车弩,也挡不住人家速度。澶渊之盟后,宋朝岁贡银绢,等于花钱买和平,但这和平买得心累。西夏那边也一样,种谔开边时还行,可后来铁鹞子突袭,宋军骑兵少,阵线一晃就散。神宗熙宁变法,王安石想募乡兵壮军,可农夫拿戟笨手笨脚,操练跟玩儿似的。哲宗徽宗时,军费花在花石纲上,蔡京童贯这些家伙领兵伐辽,结果海上之盟刚成,金军就反水,燕云地儿收回来没多久,就丢了。

南宋更惨,偏安一隅,高宗赵构上台就和议,岳飞这些猛将被十二道金牌召回,秦桧主和,军队士气低到谷底。蒙古铁骑南下时,宋军虽有火器地雷这些先进玩意儿,可组织乱,指挥迟钝,襄阳一破,长江防线就崩。为什么这么弱?说到底是制度病。宋朝吸取唐末藩镇教训,轮换指挥官,地方将领不熟地形,部队没向心力。经济上富,军事上却没转化成战斗力,军队单兵能力不如游牧民族,弓马娴熟的辽金蒙古,宋军步人甲再重,也追不上人家的机动。结果呢,外战败仗连连,内战却稳,农民起义虽多,但宋朝策略灵活,不一味镇压,多数时候招安了事。这也算一种“弱”的智慧吧,起码没让王朝早早玩完。

可转头看经济和文化,宋朝那叫一个亮眼,简直是古代中国的“高光时刻”。北宋GDP占全球六成以上,人口八千万,世界第一。纸币交子发明了,早于欧洲几百年,商业活跃得像现代市集。汴京东京开封,城里酒肆茶楼林立,夜市通宵,瓦子勾栏里说书唱曲,市民生活富足。农业上,占城稻引进,产量翻倍;手工业,瓷器丝绸出口全球;海上贸易,泉州广州码头船来船往,跟阿拉伯印度做大买卖。文化上,唐宋八大家里宋朝占六个,理学兴起,朱熹程颐这些大儒把儒家玩出新高度。四大发明在宋朝实用化,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造纸,全开花。宋词绚烂,苏轼李清照写得人心里痒痒,宋画山水花鸟,意境深远。书籍印刷发达,宋版书精美,流传至今。

这繁荣跟军事弱势对比,挺讽刺的。经济发达本该养出强军,可宋朝钱全砸在文教上,科举取士重文,武将地位低,军队预算虽高,但效率低。文化开放,士大夫阶层庞大,思想活跃,可对外却保守,边疆政策绥靖。北宋灭亡时,财富堆积如山,金军抢走多少银两,够他们挥霍几代。可这也说明,宋朝的“弱”不是全面的,而是军事单薄,经济文化却成压倒性优势。西方中世纪时,欧洲还在黑暗里摸索,宋朝已成世界灯塔,影响深远。日后明清的文人风骨,欧洲文艺复兴的火种,都能看到宋影。

现在说说审美,这才是宋朝的王牌,领先世界一千年的那种高级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宋人审美不是花里胡哨的堆砌,而是追求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极简却有内涵,受儒道禅影响,天人合一,淡泊清明。瓷器是典型,汝窑天青釉,舍弃华丽纹饰,追求大巧若拙。窑工看天烧制,只有烟雨朦胧时湿度合适,才能出那温婉如玉的色儿。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各有特色,冰裂纹、开片纹,釉色单纯,造型素雅。比起唐瓷的丰满,宋瓷更内敛,触手凉滑,视觉上清新脱俗。西方直到十九世纪印象派,才有点这味儿,早了八百年。

绘画上,宋朝山水花鸟,意境空灵。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用不同墨色层层渲染瀑布,水雾感拉满,飞瀑流泉意贯乾坤。王希孟二十岁画的《千里江山图》,长11.9米,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矿物颜料,叠加渲染,青绿山水鲜艳如初,近千年不褪色。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叶扁舟几笔波纹,勾勒孤独意境,比西方抽象主义早八百年。宋徽宗赵佶书画双绝,他创瘦金体,字如刀刻金石,锋芒毕露却清雅。《秾芳诗帖》每个字价值千万,笔画顿挫有力。花鸟画里,他画的猫,毛笔点出眼神灵动,爪子蜷曲,活灵活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824个人物,酒肆店铺栩栩如生,繁华街景,1950年重见天日,震惊世界。可惜画成26年后,汴京成焦土。

书法呢,宋朝更牛,瘦金体、行楷,追求平淡天真。米芾狂草董其昌的评语说宋书“空灵素雅”。书籍印刷上,宋版书布局精致,纸张细腻,字体匀称,艺术上做到极致。服饰方面,宋朝以火德自居,朝服红为主,简约庄重,无复杂花纹配饰。比清代繁复,正好互补。官员袍子颜色分明,平民宽袍大袖,宽松舒适。皇后凤冠银质,龙凤珠花镶宝石,雍容华贵却不张扬。木雕菩萨,庄严慈祥,栩栩如生,刀痕浅深有致。

美食上,《东京梦华录》记的蟹酿橙,橙肉挖空填蟹膏,味觉视觉双美,米其林餐厅八百年后还在抄。茶事、雅集,宋人点茶斗茶,茶沫翻腾,追求清淡。园林建筑,艮岳奇石堆叠,曲径通幽。宋朝审美从上到下,皇帝文人带头,徽宗搜罗古董,编《宣和画谱》,翰林院设科举绘画题,山中古寺、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些试题就透着诗意。文人内心的追求,转化成器物生活,四艺琴棋书画,融进日常。

这审美领先的根儿,在于宋人哲学。理学讲中庸,道家重自然,禅宗推空灵,摒弃繁复,用色清淡。瓷器单色釉,绘画留白多,书法线条流畅,全是这股子劲儿。西方中世纪哥特繁琐,巴洛克金碧辉煌,到宋朝这儿,早玩转极简主义。宋式美学影响后世,明清家具瓷器,乃至现代设计,都借了东风。宋朝打仗不行,输在制度保守,可审美上赢在开放包容,文化自信满满。说一千道一万,这王朝教咱们,美不光是表面光鲜,更是内里那份从容。想想看,要是宋军再硬气点,世界历史得改写多少?但也正因这“弱”,才逼出文化高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亮病逝后,刘禅为何下令禁止百官奔丧?背后暗藏刘备去世时的惨痛教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篇《...
原创 袁... 三国群雄录:袁绍麾下的将领们 在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袁绍无疑是实力最雄厚的诸侯之一。这位出身四世三...
刘备曾劝诫张飞三件事,但是张飞... 刘备能在蜀地建立帝业,离不开关羽、张飞等兄弟的鼎力相助。刘备不仅以仁德闻名天下,更有一双识人用人的慧...
原创 不... 北京国安外援古加畅谈中超体验:球迷热情超预期,未来或继续留华发展 近日,北京国安队的葡萄牙中场核心古...
多尔衮死后为何遭清算?他有两件... 顺治帝与多尔衮的恩怨始末 1650年农历十二月初九,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病逝。这位曾经权倾朝野...
原创 他...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七月,道光帝发布了一道措辞严厉的谕旨,他指责伊犁领队大臣奕经“昏聩谬妄”,...
原创 唐... 唐玄宗时期的舞马祝寿奇观:一场被诗歌破解的千年谜题 在盛唐时期,唐玄宗李隆基创造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
原创 卧... 三国时期流传着一句脍炙人口的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但有趣的是,当时徐庶向刘备推荐的是卧龙诸葛亮...
曹操爱人妻,那曹丕登基后,怎么... 中国历史上的后宫秘闻:曹操父子的情感纠葛与政治智慧 在中国古代,后宫一直是宫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
原创 曾... 【中国小将曾凡博的NBA追梦之路:用实力打破偏见】 10月24日,布鲁克林篮网队举行媒体开放日活动,...
原创 在... 关羽的巅峰与陨落:为何刘备未能及时救援? 在三国历史上,水淹七军堪称关羽军事生涯的巅峰时刻。然而...
原创 玄... 【历史迷思:玄武门之变背后的权力博弈】 小时候读史书,总觉得唐太宗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那个在玄武...
原创 周... 历史传奇:帝王将相的神奇出生与褒姒的离奇身世 自古以来,那些改变历史的大人物登场时,往往伴随着各种...
原创 汉... 中华文明五千年:揭秘秦二世继位的历史谜团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悠久的历史长卷上写...
原创 如... 假如蓝玉、胡惟庸和李善长联手造反,明朝会变天吗? 在明朝初年的权力舞台上,蓝玉、胡惟庸和李善长都是...
原创 珍... 【历史故事】珍妃井背后的晚清秘辛 在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那个动荡的夏天,八国联军的炮火逼近...
原创 六... 康熙六下江南的幕后故事:一位皇帝与臣子的特殊情谊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的故事广为流传。从1...
古代厉害的六位武将:吕布第四,... 中国历史上六大传奇武将的巅峰之战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惊叹的勇猛战将。让我们走近其...
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 黄巢,这位以“残暴”出名的农民起义领袖,终其一生都徘徊在“草寇”和“英雄”的争议边缘。 他在乱世中登...
董卓麾下人才济济,谋有贾诩武有... 三国乱世枭雄录:董卓集团的兴衰与人才图谱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率先掌控朝政的当属西凉军阀董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