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龙傲,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聊聊三国时期那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我们继续来探讨《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第一百八十六讲要讲的是:威震华夏的关羽,为何会被一个无名小将看不起?这背后的原因确实值得玩味。
在《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中,蜀国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可以说是罗贯中老先生最钟爱的角色之一。细读全书就会发现,刘备和他的五虎将们几乎都带着主角光环,个个都是近乎完美的英雄形象。就拿关二爷来说,书中不仅描写他武艺超群,能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还特别强调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刘备的赤胆忠心,以及重情重义、不近女色的高尚品格。这样一个近乎神化的英雄人物,自然受到各路豪杰的敬仰。但有趣的是,偏偏就有那么几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角色敢看不起他,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长沙守将杨龄。
当时关羽奉刘备之命攻打长沙,早已是名震天下的猛将。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华容道义释曹操等战绩,随便挑一个都足以让普通将领闻风丧胆。可偏偏就有人不信这个邪,杨龄就是这样一个盲目自信的典型。当长沙太守韩玄听说来的是关羽时,吓得面如土色,可杨龄却镇定自若,还夸下海口要生擒关羽献给韩玄。结果呢?两回合就被关羽斩于马下,可见他的武艺实在是不入流。
杨龄这番豪言壮语虽然鼓舞了士气,但明显是脱离实际的空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没有实事求是地分析敌我实力对比。
韩玄也是糊涂,听了杨龄的大话后居然转忧为喜,立即拨给他兵马去活捉关羽。
兵贵神速,杨龄率军急行五十里,正好遇上关羽的前锋部队。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校尉见到关羽不仅毫无惧色,反而口出狂言。要知道关羽本就性情高傲,哪容得一个小小校尉如此放肆?结果可想而知:不到两个回合,杨龄就成了关羽刀下亡魂。估计他到死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关羽手下连三个回合都走不过?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杨龄也算是为理想献身的忠义之士了。
让我们来看看杨龄的背景:他是长沙太守韩玄手下的管军校尉。这个身份或许能解释他为何如此勇敢:首先,作为中级军官,他渴望建功立业,这种迫切的心情让他忽视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其次,在他眼中,曹操才是正统,刘备集团是反贼,他是在保家卫国;最重要的是,他从未亲眼见识过关羽的厉害,那些传奇战绩在他看来可能只是以讹传讹的夸大之词。
(故事取材自《三国演义》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