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传奇】手握重兵却不称帝:五代最清醒的将军符彦卿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皇位如同诱人的禁果,让无数英雄豪杰趋之若鹜。从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开始,多少枭雄为那至高无上的宝座争得头破血流。但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过几位能抵御皇权诱惑的异类——周文王、曹操都曾克制称帝的冲动,不过他们更多是受制于时势。而在群雄逐鹿的五代十国时期,有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历经七个朝代更迭,三个女儿都贵为皇后,却始终对皇位敬而远之。他就是后周名将符彦卿。
符彦卿,字冠侯,出身将门世家。其父符存审是后唐赫赫有名的将领,虎父无犬子,符彦卿十三岁就精通北方胡人的骑射绝技。二十五岁时,这位年轻将领已出任吉州刺史,开始了与契丹铁骑的殊死较量。《宋史》记载,在一次惊心动魄的战役中,符彦卿仅率数百精兵,就从数万契丹大军的包围中救出了名将高行周,从此契丹畏之的威名传遍边关。
这位智勇双全的将军不仅继承了父辈的勇武,更善于钻研兵法。他深入研究汉代卫青、李陵等名将的战例,创造性地将古代车阵与火攻战术相结合。在与契丹骑兵的对决中,他仿效战国田单的火牛阵,用烈焰冲散了契丹铁骑的阵型,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可惜英雄难敌时势。后唐统治者的昏庸让符彦卿的赫赫战功化为泡影。当石敬瑭借契丹之力建立后晋时,符彦卿审时度势,转投新朝。后晋与契丹反目后,他又成为抵御外敌的中流砥柱。但命运再次戏弄了这位名将——后晋大将李守贞临阵倒戈,导致契丹长驱直入攻陷开封。直到马夫出身的刘知远起兵抗敌,建立后汉,符彦卿才又找到新的舞台。
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后汉隐帝大肆诛杀功臣,引发郭威兵变建立后周。深得郭威赏识的符彦卿,从国公晋升为王公,地位更上一层楼。到周世宗柴荣时期,符家与皇室联姻,他的三个女儿先后入主中宫。特别当外孙柴宗训继位、女儿符太后垂帘听政时,手握重兵的符彦卿若要效仿后来的赵匡胤黄袍加身,简直易如反掌。但这位老将军始终恪守臣节,最终将改朝换代的机会让给了赵匡胤。
宋朝建立后,符彦卿虽获封太师虚衔,实权却被逐步削弱。经历杯酒释兵权后,这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选择在洛阳颐养天年,以诗酒自娱。公元975年,78岁的符彦卿走完传奇一生。从唐末到宋初,他亲历七个朝代更迭(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却始终对近在咫尺的皇位无动于衷。在权力诱惑面前保持清醒,这或许就是这位乱世名将留给后人最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