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虽然残暴,但他却为我国拔掉了一个,危害近600年的“毒瘤”
迪丽瓦拉
2025-10-09 00:02:23
0

黄巢,这位以“残暴”出名的农民起义领袖,终其一生都徘徊在“草寇”和“英雄”的争议边缘。

他在乱世中登基称帝,最终却落得身死族灭的下场。

可讽刺的是,就是这样一位“暴君”,却为中华历史清除了一个盘踞近六百年的毒瘤

那么,黄巢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又清除了什么“毒瘤”?

盐商之后

820年,黄巢出生在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曹县西北)。

他的家境殷实,乃是一户经营私盐起家的大商之家。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这样的家族并不算稀奇,但能供养出一个自幼便读诗书、习骑射、擅用剑的子弟,却也不算寻常。

而少年黄巢,是个很“飘”的人,他聪明,有才气,自小能诗会文,五岁便能与祖父咏菊成句,出口成诗。

他读书,并非为了识字糊口,而是志在考中进士,做个堂堂正正的大唐官员,扬名立万,为家族争光。

但现实,却一次次将这份志向碾碎。

唐代虽有科举制度,表面上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通道,实则门阀士族依旧牢牢掌握着权力的话语权。

所谓“九品中正”的余孽虽被名义上废除,却在操作层面变了个马甲继续盘踞朝堂。

黄巢一而再、再而三地奔赴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却始终名落孙山。

讽刺的是,他并非无才,甚至可称才华横溢。

渐渐的,黄巢的郁郁不得志,渐渐演化为对这个不公体制的仇恨。

他也曾想过走通关系,也曾想过靠举荐“通榜”,但终究敌不过背景和家世。

这一切,最终化作了他走上起义之路的内驱力,他不愿再做那个仰望京城、寄希望于士族施舍名额的小商贩之子。

他要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踏入长安

黄巢起义后,一路攻取,最后军队浩浩荡荡踏入长安。

他们披着“义军”旗号,口中喊着“杀贪官污吏、打土豪劣绅”的口号,百姓则夹道欢迎。

长安百姓一开始是真的信了,“黄王起兵,本为百姓”,这句口号传得街知巷闻。

刚入城的黄巢军纪律严明,甚至不掠不扰,还设粥棚赈济灾民,发米发衣,简直不像是一支起义军,更像是一支救世军。

有长安百姓回忆,那几日甚至夜不闭户,坊间隐隐燃起对新王朝的期盼。

黄巢自己也不甘只做草莽,在含元殿登基,改国号为“大齐”,年号“金统”,百官设位,礼制齐全,一副要做“真皇帝”的模样。

可好景不过月余,就在大齐政权刚刚成型时,黄巢的“流寇主义”老毛病便迅速暴露出来。

他的军队从一开始便是靠抢养活的,流动作战、掠夺生存,是他们的本能。

他们擅长攻城,却不懂守土,黄巢手下将领大多草莽出身,纪律松散,行政能力近乎于零。

长安入冬断粮,黄巢无力解决后勤补给,军中一旦吃紧,便恢复了老办法,搜刮城中富户,劫掠仓库庙堂。

更要命的是,军心涣散,内部失控,起初那些“不扰民”的禁令很快形同虚设,街头巷尾屠杀、掳掠不断。

留守的唐朝贵族被当作肥羊搜查,家产抄得一干二净,连骨头都不剩。

韦庄在《秦妇吟》里写道:“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这是夸张吗?不,恰是写实。

黄巢并非不想维持局面,他试图立法安民,也惩办过个别暴行,但效果微乎其微。

他治军无方,治国更是门外汉,朝政大事全靠临时拼凑的文人班子,毫无体系可言;地方吏治无人接手,税赋无章,粮秣无援。

久而久之,百姓的幻想彻底破灭,“黄王”在他们眼中成了“暴王”。

局势彻底失控是在黄巢下令“洗城”之后,原本只是针对协助官军的少数人,却演变为全城屠杀和焚毁。

宗庙被火烧,王室子孙血流成河,也彻底烧断了黄巢和这座城市之间最后一丝信任。

百姓开始逃亡、反抗,甚至有市民组织义勇军配合官军反击。

黄巢怒火中烧,纵兵烧杀,街巷尸横遍地,“洗城”一词自此写入史册,成了这场起义最骇人听闻的注脚。

除了长安,黄巢的军队在其它城市的表现也如出一辙,他们打一枪换一个地,抢完即走,无一处能长久据守。

所谓“王朝”不过是一顶戴在泥腿子头上的纸帽子,经不起风吹雨打,黄巢失去了长安,退到河南后,粮草更绝,手下将士开始挖人充饥。

最后,黄巢被迫逃离中原,如丧家之犬,四处游荡,最终或自杀、或被杀,史书至今未能定论。

同时,历史终将黄巢归于“暴乱者”行列。

无意之中掀桌子

黄巢这一生,大多时候都在与命运作对。

他不信天命,也不服权贵,可历史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在于,它常常偏爱那些无心之人完成有心人都不敢触碰的变革。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九品中正制便在华夏大地上扎根。

这套制度原本是为了在战乱中维持社会稳定,由地方上有名望的世家选拔人才。

但它迅速变质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资源的工具,那些所谓的“中正官”,多由门第显赫者担任,举荐的也大多是本族或本家子弟。

久而久之,一个“选官靠出身”的封闭循环就此形成。

隋唐虽然废除了九品中正,科举制度看似打破了门第之限,但在实际操作中,权贵士族依旧大权在握。

他们通过“通榜”,也就是提前私下传递榜单信息,和“公荐”,门阀之间互相举荐候选人的手段,继续操控着科举这一新制度。

而黄巢,恰恰是这个被制度排除在外的“局外人”,因此,他对这个僵死的选才体系早已恨之入骨。

他不止一次在诗中流露出对旧秩序的讽刺与挑战,而当他真正举起反旗时,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曾高高在上、对他嗤之以鼻的门阀士族。

也因此,黄巢攻破长安后的第一波打击目标,并不是贫民,也不是普通官员,而是那些盘踞京城、根深叶茂的高门大族。

他的军队在长安展开的“淘物”行动,就是一场彻底的门阀财富清洗,府第被搜,宗庙被毁,世代积累的族谱与家藏典籍,尽数焚毁。

那不是简单的掠夺,而是对门阀制度本身的致命一击,几百年来横行仕途的家族,被一扫而空。

更可怕的是,这种摧毁并非只限于长安,黄巢所过之地,门阀望族皆成靶子。

哪怕他们提前出逃,也难逃劫掠或流亡命运,一些世家子弟甚至连逃命的钱财都来不及携带,只能仓皇四散。

那些延续了数代、动辄数百年的家族,被迫从历史中彻底消失。

而这一切,黄巢未必有多深的制度性认知,他之所以痛下杀手,更多是因为恨、因为“财”。

但这场仇富心理与掠夺本能的结合,却在历史上起到了“清洗”的效果。

他掀翻的是那些高坐庙堂、却早已腐朽不堪的权力集团,也摧毁了门阀对选官制度的垄断。

就像是一张早已发霉的老桌子,黄巢不是来修补的,他是一脚踹翻。

从此之后,士族再难恢复元气,科举制度真正开始回归“才学为上”的本义,寒门子弟终于有了跻身上层的可能。

门阀那种“出身决定未来”的桎梏被打破,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开始恢复生机。

黄巢没有建立一个长久王朝,却意外地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体系的一次深层改良。

黄巢没能做成一代帝王,却让千千万万的平头百姓终于看见了登堂入室的可能。

他死在乱军之中,却用一场“失败”的起义,为后人拓开了生的路径。

他成不了王,却影响了千年仕途的格局,他没有改掉一个朝代的名字,却改掉了一个时代的命数。

历史从不以成败论英雄,也从不以“善恶”定功过。

黄巢这个人,也许值得争议,但黄巢这个“作用”,却不容忽视。

所以,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名字时,也许可以把他放在历史更深一层的位置上去理解:他不是英雄,不是帝王,却在不经意间,推动了一个王朝的终结与一个阶层的兴起。

出品 | 趙氏宗亲

编辑 | 趙英雄

说说你的看法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明辽东名将:因误杀两人,成明... 明清兴衰的关键转折:从李成梁的误杀到努尔哈赤的崛起 明清之际的历史充满戏剧性,明朝作为最后一个由...
原创 如... 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国家之间的“分家”情况,而很多时候,曾经分开的国家合并在一起,可能会让彼此变得更好。...
原创 秦... 从开国猛将到门神传奇:秦琼与尉迟敬德的双雄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唐朝开国史中,秦琼和尉迟敬德这对门神组合...
李世民曾拜访一道士,此人身怀异... 揭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帝王野心从何而起? 许多历史爱好者,不论是否读过《旧唐书》《新唐书》或《...
一口气看完——千古一帝秦始皇的... 秦始皇原本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王子,后来成功统一了六个国家当上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封建王朝的统...
原创 苏... 《从苏联解体到俄乌战争:俄罗斯三十年的兴衰轮回》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
原创 孙... 三国经典之战:张辽八百精兵如何大破孙权十万大军 在三国鼎立的纷争年代,魏、蜀、吴三方势力交锋不断,...
原创 淮... 淮南三叛:曹魏内乱与蜀吴的错失良机 在曹魏国后期,司马懿家族逐步掌控朝政大权,引发了一系列地方将领...
原创 慈... 【重写版:晚清宫廷的奢靡与衰亡】 1908年冬,紫禁城接连传来丧钟——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在二十四小...
原创 阎... 在神话传说中,天地间存在着四种非凡的灵猴:通晓天地的灵明石猴、能掐会算的赤尻马猴、力大无穷的通臂猿猴...
从新疆文物古籍解码“何以中华民... 中新网9月24日电(记者 姜雨薇) 在新疆千年始终“向东看”的历史流向中,浸润着和田玉肌理间的文化基...
中国古代如何处理未成年人犯罪 未成年人犯罪是古今中外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与预防、惩治未成年人犯罪并行不悖,两者各...
永州之野,原来如此之“野”! 一千二百年前,谪居永州的中唐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在其千古名作《捕蛇者说》开篇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永州...
校馆弦歌|让文物“说话”,让历... 山东大学博物馆是集展览、教学、收藏、保护、研究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博物馆陈列以“海岱文明”为...
共25处!第八批惠州市文物保护... 日前,惠州市政府官网公布第八批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全市25处文物保护单位上榜,其中古文化遗址3处、古...
李敖50块钱买的宋代真迹,如今... 台湾省“名嘴”李敖,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他常逛古玩市场,购买自己喜欢的名家碑帖。上个世纪他曾花50块...
原创 他... 大唐盛世:一位外交官的传奇远征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卷中,唐朝无疑是最为开放包容的朝代。这个辉煌的时代...
原创 福... 中国海军最新发布的《远海有多远》宣传片引发广泛关注,片中首次展示了福建舰进行歼-35隐身战斗机、歼-...
原创 陈... 福将陈毅:枪林弹雨中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国将帅中,聂荣臻以福将著称,因为他历经13年战火...
尹锡悦羁押两月后求保释!法院将...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的司法案件迎来重要转折点。据韩联社最新消息,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即将就尹锡悦的保释请求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