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最新发布的《远海有多远》宣传片引发广泛关注,片中首次展示了福建舰进行歼-35隐身战斗机、歼-15T重型战斗机以及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起降测试的珍贵画面。值得注意的是,从舰员们身着厚重冬装的细节可以推断,这些画面很可能是数月前拍摄的素材。那么,这些重要测试究竟是在何时进行的呢?
仔细观察宣传片中的细节,我们发现一个关键时间线索:片中出现了舰艇进入东十区时,舰上时钟调整为3月19日20点的画面。然而,这个时间点与福建舰的实际活动轨迹存在明显矛盾。根据公开记录,福建舰在今年3月19日确实在进行海试,但其活动范围始终在大连附近海域,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日本列岛东部的东十区。如果福建舰当时真的出现在该区域,日本方面必定会有所反应,但防卫省并未发布任何相关报告。 经过深入分析,这个调时画面更可能是取材于2023年3月山东舰穿越东九区至东十区的历史影像。这说明央视在制作宣传片时,往往会将不同时期、不同舰艇的素材进行艺术化剪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无法单纯依靠这个时间标记来判断福建舰载机测试的具体时间。 要准确推测测试时间,我们需要从其他细节入手。首先,舰员们穿着厚重的冬季服装这一特征非常关键。结合福建舰的海试时间表,第五至第七次海试(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正值北方寒冷季节,与画面中的着装相符。但另一个重要线索是甲板上的停机位标识——这些标识是在第七次海试后才开始喷涂的。而第八次海试(2025年5月)时,大连地区气温已经明显回升,不太可能出现如此厚重的着装。 综合这些矛盾点可以得出结论:宣传片中的画面实际上是多次海试航阶段的素材拼接而成。舰载机起降的核心测试很可能是在第八次海试期间完成的,因为前四次海试尚未具备起降条件,第五至第七次海试时甲板还未完成停机位标识,而第九次海试时福建舰已转场至温暖的海南海域。这种精心编排的剪辑方式,既展现了福建舰的完整测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海军宣传工作的专业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