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帝王野心从何而起?
许多历史爱好者,不论是否读过《旧唐书》《新唐书》或《资治通鉴》,往往认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是迫不得已——毕竟,如果他不先下手,死的可能就是他自己。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更深层的事实是,即便太子李建成没有动手,李世民也绝不会甘心只做一个秦王。以他的雄才大略和赫赫战功,他怎么可能甘居人下?
正史虽然强调李世民是被逼无奈才铤而走险,但真相终究难以掩盖。李世民登基后,在一道看似普通的诏书中,藏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这句话看似平淡,却暴露了他早就有意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
那么,这道诏书是写给谁的?“早获问道”中的“道”又是什么?为何能让李世民的帝王之心彻底燃烧,甚至让他日夜难忘?
故事要从武德四年说起。
那一年,李世民率军大败窦建德和王世充,一举攻占洛阳,为唐朝奠定了中原和河北的统治基础。就在洛阳城中,百忙之中的李世民抽空拜访了一位特殊的人物——玉清观住持王远知。这位道士绝非寻常之辈,传说他能未卜先知。当李世民带着随从踏入道观时,还未自报姓名,王远知便一眼看穿了他的身份,开口道:“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
这一句话让李世民深信王远知确有超凡之能,于是虚心请教了自己的未来。毫无疑问,他问的必定是关乎自己政治命运的大事。而王远知的回答,如同一把火,瞬间点燃了李世民内心潜藏的欲望:“即将做太平天子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
这句话让李世民既惊又喜。惊的是,此言若传出去,便是大逆不道,足以招来杀身之祸;喜的是,他竟有“天子之命”!最终,狂喜压过了恐惧,从此,“我有天命”的信念深深刻在他的心中,推动他一步步走上夺嫡之路。
而那句“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恰恰印证了一个关键历史信息:在见过王远知后,李世民彻底坚定了夺嫡的决心。也就是说,玄武门之变这场充满血腥的政治博弈,本就是李世民心中所愿。即便李建成不先发难,无法通过正常手段夺取太子之位的李世民,也必定会以武力夺取皇位。
从武德四年起,从王远知的那句话开始,玄武门,注定成为大唐开国以来最血腥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