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雍正皇帝是一位政绩卓著的君主,但他的历史评价却常常被低估。关于雍正继位的争议,现代人常误以为他是通过篡位获得皇位。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保存着康熙皇帝的亲笔遗诏,上面明确写着传位于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这一珍贵文物有力地驳斥了篡位之说。
在雍正朝的政治舞台上,张廷玉堪称一位传奇人物。这位历经康雍乾三朝的老臣,是康熙特意留给雍正的重要辅政大臣。雍正对张廷玉的才能十分赏识,临终前还赐予他一项至高荣誉——准许其死后配享太庙。这在汉臣中是绝无仅有的殊荣。然而好景不长,张廷玉不久后便遭罢官,直到乾隆继位才重新起用。令人唏嘘的是,这位三朝元老最终战死沙场,未能安享晚年。
与张廷玉齐名的还有李卫,这位同样经历三朝的能臣如今已成为影视剧的热门题材。在雍正年间,李卫凭借其清正廉明的作风和体恤民情的施政,深得皇帝信任。他敢于直谏,不畏权贵,每到一地任职都能造福百姓。雍正驾崩后,乾隆帝继续重用李卫,使其官位更上一层。可惜天不假年,李卫在乾隆三年因病去世,年仅五十一岁。
雍正朝另一位重臣田文镜则以铁腕治政著称。他在河南巡抚任上政绩斐然,但也因作风强硬引发争议。最著名的是他与李绂的互参案,两人互相弹劾的官司最终不了了之。雍正对田文镜的评价颇为中肯:臣学其勤,不学其刻,既肯定了他的勤政,也指出其严苛之处。田文镜在任期间推行的税赋改革、保甲制度等政策,确实为清朝吏治带来新气象。雍正十年,因病请辞的田文镜多次被皇帝挽留,最终获准归乡后不久便与世长辞。雍正特准其安葬在泰陵附近,并追谥端肃,足见对其的器重。
这三位能臣的仕途起伏,生动展现了雍正朝独特的用人风格和政治生态。雍正帝善于发掘人才,既能充分信任又能客观评价,使得这些能臣各展所长,共同缔造了清朝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