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钱理群曾提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概念,这类人最显著的特征是拥有过人的智慧。他们精于伪装,擅长配合,堪称社会中的完美适应者。但令人担忧的是,当这类人掌握权力后,往往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回溯中国历史长河,这类人物并不罕见。秦朝名相李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的人生轨迹完美诠释了何为精致的利己主义。
李斯出身楚国上蔡的贫寒之家,年少时便立志通过苦读改变命运。成年后,他谋得一份县衙小吏的差事,每日奔波于公文传递之间。虽然生活清贫,但比起幼时的饥寒交迫,李斯已觉满足。
一次如厕时的偶遇,彻底改变了李斯的人生观。当他惊动厕所中仓皇逃窜的老鼠时,突然联想到谷仓中那些饱食终日、悠然自得的老鼠。这个看似平常的对比,却让李斯顿悟:人的价值与境遇息息相关。他意识到,若安于现状,终将如厕中鼠般惶惶不可终日。
这一认知成为李斯人生的转折点。他毅然辞去官职,投奔荀子门下研习帝王之术。在求学过程中,李斯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更难得的是他深谙变通之道——只要有利可图,道德准则皆可调整。
凭借过人才智和灵活处世,李斯很快在秦国政坛崭露头角,最终获得秦始皇赏识,成为历史上首位丞相。昔日的厕中鼠终于蜕变为权倾朝野的仓中鼠。
然而好景不长,秦始皇的突然离世引发权力真空。面对扶苏与胡亥的继位之争,李斯在赵高的游说下,为保全既得利益,不惜违背始皇遗诏,扶持昏庸的胡亥上位。为讨好新君,他甚至阿谀奉承,鼓吹君王享乐方能强国的谬论。
李斯的种种作为连赵高都为之震惊。这位表面儒雅的丞相,为权欲竟能如此毫无底线。最终,在权力斗争中,机关算尽的李斯反被赵高设计,落得腰斩灭族的下场。
李斯的一生,是精致利己主义的生动写照:从寒门学子到位极人臣,他凭借聪明才智步步高升;却也因过分追逐私利,最终自食恶果。这段历史警示后人:当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切时,再精致的算计也难逃覆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