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步,今天继续为大家带来《楚河汉界》系列第10期内容。记得关注我的主页,视频和图文版本都有哦~
在陈胜建立的张楚政权与秦军主力激战正酣之际,远在江东的一支楚国名门望族正在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最佳时机崛起。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楚国将门世家——项氏家族。
说到项家,就不得不提两位关键人物: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项羽是楚国最后一位名将项燕的孙子,当年项燕率领楚国最后的精锐与秦国名将王翦决战,终因国力悬殊而兵败身亡,楚国灭亡后,项家的重担就落在了项梁肩上。
项家原本定居在彭城一带,后来项梁因事不得不带着年轻的项羽避居江东。凭借将门世家的威望和项梁本人的豪爽性格,他们很快在江东站稳脚跟,结交了不少豪杰志士。这也解释了为何后来项羽的核心部队都是江东子弟,以及他称西楚霸王后选择定都彭城的原因。
项梁在培养项羽方面可谓煞费苦心。项羽本名项藉,字羽。小时候有两个特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对读书习武兴趣缺缺,当项梁质问他时,他直言读书识字能写名字就够了,练剑也只能对付一人,我要学就学万人敌的本事。这番话反而让项梁大喜过望,立即开始教授他兵法。不过项羽也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钻研。
二是年少气盛。有次目睹秦始皇巡游的盛大场面,竟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赶紧捂住他的嘴。这两件事让项梁意识到,这个侄子绝非池中之物。
成年后的项羽身高八尺(约1.85米),力大无穷,能举起巨鼎。要知道当时男子平均身高才1.7米左右,这样的体格堪称惊人。不过力能扛鼎这个特质似乎自带debuff——上一个这么干的秦武王可是被鼎砸断了腿。
时机成熟时,会稽郡守殷通想拉拢项家共同起事。在一次密谈中,项梁使眼色示意,守在门外的项羽当即斩杀殷通,并独自击退百余侍卫。这一战让项羽威名远扬,项梁随即自立为会稽郡守,募集八千精兵正式起事。
此时陈胜派往东南的将领召平听闻陈胜败亡,便假传命令封项梁为楚上柱国,使其获得正统名分。各地豪杰纷纷来投,其中东阳县令史陈婴在母亲劝说下,放弃自立为王的机会,带着两万人马归顺项梁。陈母的远见卓识令人叹服,她指出陈家既无显赫家世,陈婴也非绝世之才,不如依附强者。这一决定最终让陈婴得以善终,其家族更与汉朝皇室联姻。
随后英布、蒲将军等率部来投,项梁兵力激增至六七万。在击败秦嘉所立的楚王景驹后,项梁收编其部众,总兵力近十万,成为江淮地区最强势力。此时谋士范增献计,建议拥立楚怀王后裔以正名分。项梁采纳建议,找到正在放羊的熊心立为楚怀王,自封武信君,楚国政权就此确立。
此时六国复辟情况如下:
- 赵国:武臣
- 魏国:魏咎
- 燕国:韩广
- 齐国:田儋
- 楚国:熊心(实权项梁)
- 韩国:韩成(张良辅佐)
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复国是张良极力促成的。项梁勉强封韩成为王,只拨给千余人马,全靠张良在颍川一带打游击维持。这段经历后来在刘邦西征时派上了大用场。
就在六国复辟看似顺利之际,一位秦国猛将即将登场,几乎凭一己之力改写这个名单。这位传奇人物究竟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我是小步,专业解读历史的步行街,喜欢这个系列的话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支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