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襄樊之战后,为拉拢孙权,上表朝廷封其为骠骑将军兼荆州牧。孙权也识趣地派使者向曹操进贡称臣,还暗中鼓动曹操废汉自立。曹操拿着孙权的劝进信给群臣传阅,意味深长地说: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大臣们却纷纷借机劝曹操称帝,曹操意味深长地回应:若天命真在我曹家,那我愿做周文王。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率军返回洛阳,当月便病逝于洛阳,谥号武王。其子曹丕在激烈的夺嫡之争中险胜,准备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但这位新晋魏王面临的压力远超想象——他实际掌控的只有冀州十郡之地,能直接调动的仅有魏国属官。对其他地区官员,他只能通过政治手腕间接施加影响。
更棘手的是,曹操留下的青州兵根本不买曹丕的账。这支曾明确表示只降曹不降汉的精锐部队,在曹操死后竟擅自解散返乡。更嚣张的是,他们临走前还在洛阳击鼓示威!面对群臣要求镇压的呼声,谏议大夫贾逵力排众议,主张安抚,这才避免了一场兵变。
此时若蜀吴联手北伐,曹丕将陷入绝境。可惜孙权短视,与蜀汉交恶,反给曹丕喘息之机。更意外的是,蜀汉将领孟达竟率四千余家部众来降。这位原属刘备的将领,因与刘封内斗、畏惧问责而叛逃。曹丕大喜过望,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为新城郡交其管辖。
与此同时,曹休率军南征,大破吴军,火烧芜湖军营。孙权为免两线作战,急忙献上厚礼求和。在对外局势稳定后,曹丕开始着手代汉大业。为换取士族支持,他接受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将选官权交给世家大族,为曹丕称帝铺平道路,却也埋下门阀专权的隐患。
220年10月,经过三次推辞、十九次劝进后,曹丕在受禅台接受汉献帝禅让。仪式上,他追尊祖父曹嵩为太皇帝、父亲曹操为武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值得一提的是,曹丕对退位的献帝颇为优待:赐予万户食邑,允许其继续使用汉朝正朔,上书可不称臣。这位新登基的魏文帝,即将面对如何巩固皇权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