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如果出兵救关羽,历史会改写吗?
关于刘封之死,很多人误以为是因为他没有救援关羽。实际上,诸葛亮建议处死刘封的根本原因,是他作为刘备养子的身份威胁到了刘禅的继位。不过,关羽之死确实成为了压垮父子情谊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刘备有了情感上的借口来处置这个养子。
从政治层面看,刘封逼反孟达确实给了刘备正当的处置理由。但在那个君权至上的年代,这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说到底,刘封的结局与关羽之死确实存在一定关联。
那么,如果刘封当时真的出兵救援关羽,结果会怎样呢?
关键因素一:时机问题
网上有种说法认为,关羽败走麦城时已陷入曹孙两军夹击,刘封即使想救也无力回天。这种观点完全站不住脚,因为它搞错了时间线。
实际上,关羽求援是在他水淹七军、围困樊城和襄阳的鼎盛时期,而非败退麦城之时。当时东吴尚未偷袭江陵,徐晃的援军也还没到。从219年8月关羽求援到最终败亡,刘封和孟达有足够的时间出兵相助。而且东三郡距离樊城不远,地理上完全具备救援条件。
关键因素二:兵力问题
虽然刘封具体兵力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
- 孟达原有约4000-5000兵力
- 刘封作为副军中郎将,兵力应该与孟达相当
- 两人合计约1万兵力
这些兵力若投入樊城战场,很可能改变战局。即便不能攻下樊城,至少能帮助关羽抵挡徐晃的进攻。刘封以新占之地不稳为由拒绝出兵,实在是本末倒置——若樊城大捷,东三郡自然安稳。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可以设想:若关羽不死,即便刘封丢了东三郡、逼反孟达,刘备可能也不会处死他。这样一来,刘封或许能多活几年。
各位读者觉得呢?刘封的选择是否改变了他的命运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