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继位堪称清朝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权力更迭。这位原本在九子夺嫡中并不显眼的四阿哥,最终能登上九五之尊的宝座,背后隐藏着两位关键人物的鼎力相助——除了众所周知的国舅隆科多外,还有一位常被忽视的重量级人物:威震西北的年羹尧。
康熙晚年的储位之争可谓暗流涌动。当时朝堂上形成了多股势力:八阿哥胤禩凭借贤王美誉广结党羽,十四阿哥胤禵则坐镇西北,手握二十万雄兵。相比之下,四阿哥胤禛看似势单力薄,但他暗中编织了一张精妙的关系网。隆科多作为九门提督,在康熙驾崩当晚掌控着紫禁城的防务,为胤禛顺利继位提供了关键保障。而远在西北的年羹尧更以雷霆手段切断了胤禵大军的粮草补给,让这位最具威胁的竞争者瞬间成了无牙老虎。
这位出身汉军镶黄旗的年轻将领确实非同凡响。他21岁中进士,30岁就出任四川巡抚,在平定西藏叛乱时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当胤禛还是雍亲王时,就刻意结交这位青年才俊,甚至娶了年羹尧的妹妹为侧福晋。在夺嫡的关键时刻,年羹尧果断出手,派兵封锁了胤禵大军与京城的联络通道,这份投名状让新登基的雍正帝龙心大悦。
登基后的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可谓空前绝后。皇帝亲笔朱批中常有朕之恩人当代第一功臣等肉麻称谓,甚至特许他直接参与军机要务。1723年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时,年羹尧仅用四个月就平定战事,被加封太保、一等公,其子年富获赐孔雀翎。当时京城流传着年选之说——地方官员任免都要看年大将军的脸色。
然而盛极必衰的规律在年羹尧身上应验得格外惨烈。随着权势膨胀,他开始穿着四团龙补服招摇过市,要求督抚跪迎,连皇帝赏赐的侍卫都当作自家奴仆使唤。更致命的是,他竟在奏折中将朝乾夕惕写成夕阳朝乾,被雍正抓住把柄大做文章。1725年四月,这位不可一世的权臣突然接到调任杭州将军的圣旨,就此开启了他的坠落之旅。
雍正处置年羹尧的手段堪称帝王心术的经典案例。他先剪除其党羽,再逐步剥夺兵权,最后才公布九十二条大罪。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处理,既避免了军队动荡,又彻底摧毁了年羹尧的政治声望。值得一提的是,在最终赐死时,雍正还惺惺作态地表示不得不正国法,让狱中的年羹尧自行了断。其家族男丁发配宁古塔为奴,万贯家财尽数充公。
这段跌宕起伏的君臣关系,折射出封建皇权的残酷本质。年羹尧的悲剧在于,他既低估了功高震主的危险,又高估了裙带关系的保障。当雍正需要他时,他是朕之股肱;当皇权受到威胁时,他就成了必须清除的隐患。这段历史给后人留下的启示是:在绝对权力面前,任何功臣都只是暂时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