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帐下曾先后得到两位顶级谋士,但曹操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玄机?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位谋士的故事。徐庶和诸葛亮本是一对志趣相投的好友,都怀着匡扶汉室的抱负。不同的是,徐庶选择主动寻找明主,而诸葛亮则隐居隆中等待伯乐。命运让徐庶先遇见了刘备,成为其麾下第一位军师。
徐庶的到来,为当时缺乏智囊的刘备集团注入了强大活力。在他的运筹帷幄下,刘备军在与曹操作战时屡建奇功。这一变化引起了曹操的注意,经过调查才发现是徐庶在背后出谋划策。于是曹操设下计谋,最终成功将徐庶挖到了自己阵营。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后来三顾茅庐的千古佳话。
令人意外的是,诸葛亮展现出的才能更胜徐庶。他多次以少胜多,打得曹军闻风丧胆。长坂坡一战,张飞单枪匹马立于桥头,曹军众将竟无人敢上前挑战,生怕又是诸葛亮的计策。这种心理威慑力,足见诸葛亮给曹营带来的震撼。
但奇怪的是,曹操对徐庶和诸葛亮的态度却大相径庭。他费尽心机挖走徐庶,却对更厉害的诸葛亮无动于衷。难道在曹操眼中,徐庶比诸葛亮更胜一筹?
其实答案很简单:曹操的傲气使然。这位乱世枭雄对自己的军事才能极为自信,认为诸葛亮再厉害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从曹操的生平战绩来看,他确实有骄傲的资本——先后击败袁术、吕布、袁绍等强敌,几乎统一北方。即便诸葛亮助刘备取得几次胜利,在曹操看来也不过是疥癣之疾,改变不了大局。
刘备对曹操的这种心态了如指掌。当年煮酒论英雄时,曹操那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看似谦逊,实则暗藏傲气。刘备故意装作被雷声惊吓,正是看透了曹操想看到他人示弱的心理。在曹操心中,天下英雄其实只有他自己一人。
正因如此,即便诸葛亮展现出惊人才华,曹操也不屑于去挖角。在他看来,任何谋士都无法撼动他的霸业。这种过度的自信,最终在赤壁之战中让曹操付出了惨痛代价。但这就是曹操——一个才华横溢却又骄傲自负的乱世枭雄。
(故事取材自《三国演义》经典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