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5日,法国在瑟堡举行新一代核动力航母(PANG)核反应堆安全壳的焊接仪式,标志着这艘计划取代“戴高乐”号的航母正式开工。
然而,与高调宣示的核动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不得不从美国采购问题频出的电磁弹射器(EMALS)。 这一选择让人联想到“戴高乐”号曾被美国蒸汽弹射器“坑害”的历史,当年法国为缩短的甲板支付了双倍价格,如今又可能为技术不成熟的美国电弹买单。
欧洲最大航母的野心与现实
PANG航母的设计满载排水量约7.5万至7.8万吨,全长310米,宽85米,计划搭载2台K22核反应堆,航速可达27节。 法国海军宣称,它将搭载40架舰载机,包括“阵风”M和未来第六代战机FCAS,并配备3套电磁弹射器(最新模型显示仅保留2条)。
与英国6.5万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相比,PANG在吨位和起降方式上确实领先,其核心装备电磁弹射器却依赖美国通用原子公司供应,非法国自研。
美国电弹的技术缺陷早已暴露
美国福特号航母使用的EMALS系统采用中压交流电技术,故障率远高于中国福建舰的中压直流电弹射器。 EMALS的飞轮储能设计存在机械故障风险,且四条弹射器必须同步启停,若一条检修,全部瘫痪。
这正是福特号服役8年仍难形成战斗力的主因。 法国显然意识到这一风险,因此在7.5万吨的航母上仅配置2条弹射器,非常规的3条,以降低维护成本和故障影响。
历史重演? 法国为何难逃美国技术依赖
早在“戴高乐”号建造时,法国就因甲板较短被迫购买美国缩水版蒸汽弹射器(C13-3),单条价格1200万美元,是美军自用价的2倍。
如今,美国已关闭蒸汽弹射器生产线,法国除EMALS外别无选择。法国海军参谋长曾承认,“戴高乐”号上常驻美国军官,负责弹射器操作维护,未来PANG很可能延续这一模式,导致核心装备受制于人。
为何不找中国买?
讽刺的是,中国在论证福建舰时曾同步研发蒸汽弹射器和电磁弹射器,并将蒸汽弹射技术列为储备。 若法国愿意“拉下脸面”,中国或许是可靠的供应商。
地缘政治决定了法国只能选择美国。 与福建舰相比,PANG虽拥有核动力优势,弹射器数量(2条对3条)和甲板面积(1.47万平方米对1.95万平方米)均落后,载机量可能不足40架,且首舰服役时间(2038年)比福建舰晚至少10年。
法国航母的长期挑战
PANG项目总成本预计突破250亿欧元,包括舰载机和护航舰队。
按计划,PANG需至2036年才下水,2038年服役,福建舰从开工到下水仅用3年。 漫长的工期将让法国在航母竞赛中进一步落后。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