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炳东
1940年5月下旬,侵华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给驻蚌埠的日军21师团发来一封电报,内容是:你们一带可能有延安来的高级机关或重要人物活动,一定要想方设法抓住。
那时,化名“胡服”的刘少奇同志从延安南下,经山东进入江淮一带,由罗荣桓亲自下令,派原115师685团改编的苏鲁豫支队胡炳云大队护送。刘少奇带着中原局机关和两部功率很大的电台,能与延安保持联系。由于电台频繁发报,很快被日军侦测到,引起了高度警觉。日军情报机关判断:这里活动的极可能是延安的高级领导,于是派出间谍在徐州、蚌埠一带跟踪打探。
一路护送的胡炳云大队经常发现周围有可疑人:挑担的小贩、游医、算命先生,甚至看起来面色红润的乞丐。每逢有异常,部队就立刻转移。但奇怪的是,刚走不久,总会有人冒充“亲戚”上门探访。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当时没有想到是电台信号泄露了位置,只能不停转移,甚至有时休息不到半天就走。
6月初,刘少奇一行转移到洪泽湖西边郑集和双沟之间的水牛冲,准备召开皖东北地方干部会议。胡炳云派一个连守卫,同时派骑兵和便衣侦察兵前往灵璧、泗县一带侦察敌情。不久情报传来:日军正集结一个联队,约千余人,由中佐指挥,准备扑向水牛冲,企图一举抓住中原局机关。
胡炳云召集营以上干部开会,大家决定不要硬碰,先把敌人引开。于是派出一个连队加骑兵排去泗县出击,故意示敌以弱。可这次鬼子并没有上当,只是集结兵力,向郑集、双沟推进。胡炳云急忙骑马赶去向刘少奇汇报。刘少奇问他有无把握,胡炳云回答:鬼子千余人,伪军三百,我们有一千六七百人,子弹充足,还有地方武装支援,完全能打。刘少奇笑着说:“好!你们打仗,我们开会,两不耽误。”
胡炳云大队立即在水牛冲周围布防。鬼子侦察后发现戒备森严,却摸不清具体兵力,进攻必然会惊动守军,让目标脱逃。正当鬼子指挥官犯难时,汉奸给他们献了一计。
果然,几天后,出现了一支两百多人的“祈雨队伍”。他们打扮成农民,抬着神像,吹打喧闹,吸引村民围观。没想到被我军排长发现神龛里藏有枪支,喊出“有枪!”瞬间,道士抽出手枪开火,伪装暴露。原来这支祈雨队伍是伪军假扮的,企图偷袭。胡炳云的九连早有怀疑,立刻退守村庄抵抗,并派人报告大队部。
很快,情报又传来:日军分三路逼近郑集,左路行动最快,还有一个两百多人的骑兵队增援。胡炳云当机立断,决定集中兵力先打左路。
十一连坚守阵地,打退六次冲击。胡炳云亲自率一营和直属队支援,从侧后包抄;三营扩大战线。鬼子随即调集骑兵迂回突进。战马飞驰,刀光耀眼,日军骑兵训练有素,伏卧在马背上,难以击中,瞬间冲到阵地前。几名战士慌乱中被砍倒。胡炳云大喊:“打马肚子!”随即机枪开火,几十匹战马连人带骑手翻倒,骑兵溃退。
紧接着,鬼子用山炮、掷弹筒猛烈轰击,炸得树木折断、血肉横飞。他们甚至把大炮架到目视范围内。胡炳云果断命令迫击炮还击,几发炮弹正中目标,鬼子炮火顿时哑火。
日军转而组织“猪突式”冲锋,端着刺刀直扑阵地。可胡大队坚守不退,鬼子一次次冲锋换来一堆尸体,虽然我军伤亡也很大,但牢牢守住。
这场战斗从清晨打到黄昏,最后进入白刃战,惨烈无比。战士们一天没吃没喝,依旧死战不退。夜幕降临,胡炳云命人抓紧包扎伤口,派小分队袭扰敌人。鬼子不敢再战,抬着伤兵撤退。
这次激战,日军伤亡三百多,伪军一百多,胡大队伤亡二百多。但他们成功掩护了刘少奇和中原局机关,确保了安全。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