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篇文章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不仅方便日后持续收到此类文章,还能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文 | 彭乙彬 编辑 | t ---
日本人怎么看中国? 想了解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吗?通过一项针对日本人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在年轻人中,超过一半的人对中国有负面印象。而曾经到过中国的日本人中,有66.1%的人对中国有良好印象。 当日本人有中国朋友时,他们中超过一半的人对中国有好感;但没有中国朋友的日本人,仅有19.4%的人对中国持积极态度。这些差异表明,日本人对中国的态度受到了获取信息的途径及媒体报道的影响。 --- 为什么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复杂? 从现代数据来看,日本人中真正喜欢中国的人并不多,这与历史上战争的背景有很大关系。日军当年侵华失败后,战败的日本对中国保持了一种微妙的态度。 尽管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与美国结为盟友,但他们依然对中国有些嫉妒,尤其是对中国辽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心生羡慕。那个时候的中国还在进行改革开放,而日本早已经济腾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日本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他们在战争中失败,却被中国超越了。 日本人一直有着强烈的崇拜强者的心理——就像他们曾被美国打开国门一样,这个经历并没有让他们感到耻辱,反而是他们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面对中国的崛起,他们显得有些焦虑,生怕中国超越自己。 在日本经济超过中国之前,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大多不友好,尽管一些人支持中日和平发展,但收效甚微。直到1972年中日建交,和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才引发了日本的关注。 --- 媒体影响与中日摩擦 2010年后,日本媒体大肆抹黑中国,传播诸如中国信用卡难用、治安差、假币多等不实信息,这让中国的形象在日本人心目中大打折扣。普通日本人接收到最多的外界信息就是这些媒体报道,而他们通常不会去辨别真假,只会简单地相信。 此外,中日之间的摩擦不断加剧,尤其是每当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或钓鱼岛事件发生时,中日关系都会急剧降温。在日本人眼里,中国往往被视作反派角色,而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的野心和行为却充满了争议和耻辱。 --- 日本的历史观与中国的崛起 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从古至今很难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中国。专家指出,日本一直对中国抱有嫉妒心。古代时,日本曾仰望中国,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中国的盛况让日本人深感钦佩,他们效仿唐朝文化,甚至在许多日本古建筑上能看到唐风的影子。 然而,进入明朝后,倭寇开始活跃,日本企图崛起,但依然被明朝的军队击败。丰臣秀吉在攻打朝鲜时也未能成功,日本当时依然未能超越中国的地位。直到清朝初期,甲午战争爆发,清朝战败,日本逐步开始进入中国的领土,并在抗日战争中占领了大量中国土地。 直到二战后,日本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中国有过一段短暂的崇拜期,但随着冷战结束,伴随中国国力的崛起,日本对中国的恐惧和排斥情绪逐渐加剧。 --- 日本人的“温柔巨人”情结 近年来,日本依然表现出亲美的态度,最喜欢的国家依然是美国,而中国与之截然不同。如何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看法呢?首先,仅仅依靠强大是不够的,中国需要展现出“温柔的巨人”形象,这样才能让日本不再对中国怀有敌意。 当中国的实力达到某种高度时,日本人自然会转向中国。尽管目前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仍有负面印象,但也有不少日本人对中国保持友好态度。在二战结束后,1954年,日本访华团访问了中国,他们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见到了不同的中国,认识到中国的改变和进步。中日建交后,双方的友好交流逐步增加,文化输出也日渐加深,双方的距离在不断拉近。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到中国旅游,反之亦然。 --- 结语 历史的发展中,希望中国和日本的人民能够正视历史,不受不良媒体的影响,维护两国长期友好的关系。这不仅对两国有利,也对整个国际局势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