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雪山的军事奇迹:比汉尼拔更震撼的中国远征史诗
在西方军事史上,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突袭罗马的故事广为流传。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两场军事行动的难度更胜一筹:一是唐朝高仙芝远征帕米尔高原征服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地区;二是准噶尔名将大策凌横跨青藏高原奇袭拉萨。若论行军难度,大策凌的远征堪称中古时代军事史上的巅峰之作。 与汉尼拔翻越海拔仅4000米的阿尔卑斯山相比,大策凌的部队不仅要穿越海拔6000米的天山和7000米的昆仑山,还要绕过400公里宽的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支军队是在小冰河期的极端气候下,顶着刺骨寒风和物资匮乏的困境,从北疆伊犁出发,历时十个月跋涉千里,最终从阿里地区直捣拉萨。这场远征展现了人类军事史上罕见的坚韧与毅力。 然而历史总是偏爱胜利者。相比家喻户晓的汉尼拔和高仙芝,大策凌及其背后的准噶尔汗国却鲜为人知。这个曾经称霸中亚的游牧帝国,如今只在少数国家的影视作品中作为反派角色昙花一现。要了解这段传奇,我们还需从元朝覆灭说起。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伐,元顺帝仓皇北逃。在明军持续打击下,北元分裂为鞑靼、瓦剌(卫拉特)和兀良哈三部。其中鞑靼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嫡系,瓦剌则是被征服的林中百姓,兀良哈则是归顺明朝的蒙古三卫。 明成祖去世后,兀良哈因未获承诺的土地而复叛,最终在明军和瓦剌首领也先的夹击下衰落。鞑靼作为蒙古正统,长期受到明朝重点打击,逐渐被瓦剌压制。也先一度篡夺汗位,几乎将黄金家族屠戮殆尽。 也先死后,达延汗重振鞑靼,将部众分为六万户。其孙俺答汗时期,蒙古各部进一步分化:喀尔喀分为内外两部,形成漠北蒙古;察哈尔等部组成漠南蒙古;瓦剌则演变为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后来加入的和硕特四部,即漠西蒙古。 在四部中,准噶尔部逐渐崛起。首领噶尔丹在位期间,不仅征服哈萨克汗国,更消灭了南疆的叶尔羌汗国,创造了佛教政权征服伊斯兰国家的罕见战例。野心勃勃的噶尔丹甚至陈兵长城,意图问鼎中原。 与此同时,和硕特汗国内部权力斗争激烈。五世达赖圆寂后,其亲信桑杰嘉措秘不发丧,把持朝政15年。康熙帝得知真相大怒,导致和硕特最后一位汗王拉藏汗处死桑杰嘉措,并废黜其拥立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即著名诗人仓央嘉措)。 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继位后,先示弱于清廷,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他派大将大策凌率8000精骑,历时十个月完成史诗级远征,一举攻陷拉萨,灭亡和硕特汗国。这场跨越世界屋脊的军事行动,其难度远超汉尼拔的阿尔卑斯山行军。 清廷虽两次派军入藏均遭失败,但最终由皇十四子率军成功收复西藏。此后清准双方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直到乾隆年间趁准噶尔爆发瘟疫,才彻底平定这个草原帝国。从大策凌远征到准噶尔灭亡,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跨越了27个春秋,见证了一个游牧帝国的兴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