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五大老”是日本历史上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其实应该是“丰臣六大老”。在1597年(庆长二年),小早川隆景去世后,丰臣秀吉决定让上杉景胜接替他的位置,成为新的“大老”。
大家可能会好奇,既然小早川隆景有养子——小早川秀秋,而且他和丰臣秀吉的关系密切,为什么继任“大老”之位的人不是小早川秀秋呢?事实上,这背后有一些特殊的历史背景。 在前文《丰臣秀吉为什么要设立对丰臣家统治非常不利的“五大老”?》中,提到丰臣秀吉设立“五大老”的初衷是为了应对丰臣秀赖幼年继位后的局面。丰臣秀吉为了确保丰臣家族的延续,设立了“五大老”,但这一制度本身其实是比较粗糙的,缺乏明确的更新机制。 根据史料来看,五大老的选拔标准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与丰臣家,特别是与丰臣秀赖的关系。例如,德川家康是丰臣秀赖的岳祖父,淀君(丰臣秀赖的母亲)与德川秀忠正妻阿江有亲戚关系。二是综合实力,比如这些“大老”的领地都非常庞大,通常都在五十万石以上,四位大老甚至有百万石之多。 然而,小早川秀秋虽然是丰臣秀吉的妻侄兼前养子,但他与丰臣秀赖的关系并不亲近,甚至因为丰臣秀次之死,他对支持丰臣秀赖的人产生了不信任和恐惧。而且,小早川家在小早川隆景死后分裂,小早川秀秋的领地只有三十六万石,这与其他领地百万石的大大名相比显得相对较小。 因此,丰臣秀吉选择让上杉景胜来继任小早川隆景的位置,因为上杉景胜是丰臣家重要的支持者,且拥有百万石的领地,实力更强。可以看出,丰臣秀吉对小早川秀秋的信任程度并不高,而这一点后来在西军阵营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总结来说,丰臣秀吉在选择继任“大老”的人选时,考虑的不仅仅是家族关系,还包括个人的实力和对丰臣家族的忠诚。而小早川秀秋的身份和背景让他未能继承这一重要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