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拒绝了法国“福煦号”航母的免费赠送?
法国曾提出,愿意将“福煦号”航母免费送给中国,但条件是中国必须同意两项要求:一是所有航母的升级和维护必须由法国负责;二是不得在“福煦号”上使用其他国家的舰载机或配套设备。虽然看起来这是一个便宜的交易,但中国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拒绝了这样一笔看似划算的交易呢?主要原因是,接受这些条件意味着将来中国将无法独立掌握航母的技术和维护。中国购买老旧航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技术,发展属于自己的国产航母。如果同意了法国的要求,中国不仅将长期受制于法国,支付高昂的维护费用,而且在舰载机、配套设备等方面也将无法自主选择。
另外,法国的“福煦号”航母虽然经过多次现代化改装,但它的核心技术大部分来自美国。如果中国接受了这艘航母,未来可能面临美国施压,要求中国拆解航母或将其归还法国,从而得不偿失,最终可能会为他人做了“嫁衣”。
与此类似,印度曾以象征性的1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戈尔什科夫号”航母,结果在后续的改装、舰载机配备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支出巨大,实际花费接近100亿美元,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中国如果接受法国的“福煦号”,也许会陷入类似的困境。
因此,中国果断拒绝了法国的条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长期亏损和技术受限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