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决定处决戊戌六君子。然而,这次处决并未按照清朝的法定程序进行,令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深感困惑。他曾在刑部工作多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听到这一消息后,他反复强调,这样的做法违背了清朝的传统和法制。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慈禧敢无视法制处决六君子,为什么她不敢像永乐大帝那样,连六君子的家属也一并处置呢?
令人意外的是,六君子的家属们不仅没有遭到诛杀,反而有些人还得到了晋升。例如,谭嗣同的父亲谭继洵,虽然因为儿子的牵连失去了湖北巡抚的职位,但并没有遭到更严厉的惩罚。林旭的岳父沈瑜庆更为神奇,虽然女婿林锐被处死,但沈瑜庆不仅没丢官,反而在1902年(林锐去世后的第四年)升任漕运总督,掌管了清朝重要的漕运事务;他还曾担任山西、广东两省的按察使,并最终升任贵州巡抚。沈瑜庆在死后还写诗纪念女婿林锐,并联合张之洞、刘坤一等人发起东南互保,这一举措让慈禧几乎失去了对东南地区的控制。沈老爷子虽然常常与慈禧作对,却依然能得到升迁,慈禧也不敢直接对他下手。
沈瑜庆的身份背景非常特殊。他的父亲沈葆桢曾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而沈葆桢的岳父是林则徐。林则徐不仅提拔了许多重要人物,还对湘军有着深远的影响。他提拔过左宗棠,还帮助过曾国藩的旧部。沈葆桢自己也是湘军的重要人物,与李鸿章等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人脉使得沈家在清朝政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沈瑜庆继承了这些关系,得到许多重要人物的推荐,包括刘坤一和李鸿章,这使得他即使与慈禧有矛盾,也未曾遭遇杀身之祸。
林旭的背景也不容小觑。他的岳父刘坤一是两江总督,而他本人也通过岳父的关系,得到了许多重要人物的推荐。他通过刘坤一的推荐进入了荣禄的幕府,在军机处得到了较高的职位。荣禄等高层人物虽然知道他和张之洞的关系,但仍然愿意通过他传递信息,这为林旭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至于杨锐,他的老师是张之洞。杨锐一直在张之洞的支持下成长,考中进士后也成为了张之洞的亲信。张之洞是当时清朝的重臣,他提拔了杨锐,并给予了他很多机会。杨锐在军机处担任了“坐京”,与许多重要人物都有密切联系,这使得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变得更加稳固。
与这些人相比,刘光第的背景就相对薄弱。他曾是刑部的“老干部”,虽然有进步的思想,但他的背景和关系网并不强大。由于他的身份较为孤立,慈禧将其视为必须“除去”的对象,并迅速做出了决定,直接处决了他。
戊戌六君子被杀后,他们的亲属和同门们依然行动频繁,继续影响清朝的政治格局。1900年,张之洞、刘坤一等人联合策划了东南互保,进一步削弱了慈禧的权力。谭嗣同的师弟唐才常甚至发起了自立军起义,给慈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尽管慈禧通过迅速处决六君子来压制变法的余波,但她依然无法彻底平息社会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