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
1950年10月,原东北边防军第13兵团正式改名为人民志愿军,开始支援朝鲜,参与抵御西方列强的战争,这也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正式爆发。这场战争持续了两年零九个月。
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在彭德怀大将军、邓华、韩先楚、洪学智等将领的指挥下,跨越鸭绿江,开始与敌对的西方列强作战。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其他兵团如原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华北野战军第20兵团也相继参与了这场捍卫国家的战争。
尽管参战双方实力悬殊,英勇的人民志愿军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连续与敌人展开了五次战役,凭借顽强的战斗精神,成功击退敌军的进攻,稳住了战局,使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凭借着最简陋的装备,志愿军能够成功打退当时的世界经济和军事强国,而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彭大将军的卓越指挥。此外,还有无数英勇的将士们,在战场上展现出大无畏的精神,敢于与强敌决战。
其中,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志愿军十虎将”。这十位将领,都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出色的军事指挥官。
梁兴初率领的第38军、吴信泉率领的第39军、温玉成率领的第40军、吴瑞林率领的第42军,是最早一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也是最早一批担任军长的指挥官。他们无一不是英勇的领导者。
曾经在内战中未曾取得过胜利,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从未失败过的第50军,作为抗美援朝的主力部队,也表现出了极高的作战水平。这支部队曾由国军第60军改编而成,在抗战期间以“国之劲旅”闻名,解放战争时期选择了起义后改编为第50军,军长为滇军名将曾泽生。在汉江阻击战中,第50军展现出了强大的军威,成为“地表最强防御部队”。
长津湖战役中,表现最出色的志愿军第20军军长张翼翔成功击败美陆战1师;第27军军长彭德清则歼灭了北极熊团,这是我军历史上首次消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辉煌战例。
在铁原阻击战中,第63军军长傅崇碧以一军的力量,成功阻挡了敌军四个师的进攻,坚守铁原13天,造成敌军1.5万余人伤亡,这一战成为抗美援朝中的经典阻击战之一。
第60军军长张祖谅在战场上也表现得异常出色,最终成为“志愿军十虎将”之一。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展现了我军指挥水平,成功抵挡敌人进攻,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上甘岭战役的胜负直接影响到抗美援朝战争能否提前结束。第12军和第15军的将士们顶住了敌人的猛烈进攻,捍卫了国家的荣誉。
这十位将军——梁兴初、吴信泉、温玉成、吴瑞林、曾泽生、彭德清、张翼翔、傅崇碧、张祖谅、秦基伟——因其在抗美援朝中的卓越表现,被誉为“志愿军十虎将”。他们为打退西方列强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么,负责这些将军政委工作的,又是谁呢?
梁兴初将军的政委是刘西元,担任第38军政委的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将领。
吴信泉将军的政委是徐斌洲,他在解放战争期间曾担任第四野战军的副军长。
温玉成将军的政委是袁升平,曾是第49军的政委,并以出色的政工能力,调任第40军担任政委。
吴瑞林将军的政委最初是周彪,后由郭成柱接任。郭成柱与友邻部队合作,成功将美韩联军逼回三八线。
曾泽生将军的政委是徐文烈。
彭德清将军的政委是刘浩天,解放战争期间,他与许世友、聂凤智等将领并肩作战。
张翼翔将军的政委是谭佑铭。
傅崇碧将军的政委是龙道权,他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将领。
张祖谅将军的政委是袁子钦,曾在1955年获得中将军衔。
秦基伟将军的政委是谷景生,1955年获得少将军衔。
这些政委们与军长们并肩作战,确保了志愿军的战斗力与政治工作的紧密结合,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