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远火铸就“点穴神功”,无所不能背后,藏着颠覆战场的巡飞弹
迪丽瓦拉
2025-10-11 20:35:19
0

传统火箭炮长期依赖前线侦察、情报传递和人工决策,一旦情报滞后,目标可能在瞬间消失。如今,中国的远程火箭炮体系出现了新的变化——由兵器工业集团推出的智能察打一体巡飞弹飞龙-60A,正在把这种传统模式改写为能够自我侦察、识别并快速反应的新型作战方式。

飞龙-60A把火箭炮的远程打击能力与巡飞弹的长航时侦察、自主决策能力结合起来。它能从火箭炮平台发射,飞出超视距距离后在目标区域滞空侦察,识别目标并自行决定攻击时机——实现发射即能侦察、即察即打的能力,从而大幅缩短反应时间。

相比过去需要侦察机、地基雷达或特种部队提供情报的流程,飞龙-60A采用模块化发射平台,发射后能自动与母舰系统联网,执行从发现、定位到打击、评估的完整循环。换句话说,一辆发射车辆就能完成一次完整的侦察打击任务,减少了跨军兵种协调的步骤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独立作战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飞龙-60A还能与其他类型的巡飞弹协同工作,组成所谓的异构蜂群体系。蜂群内部会根据每枚弹药对不同类型目标的适配性,智能分配任务,实现多弹种协作、集群决策,从战术层面提升命中率和作战效率。

在武器效能方面,飞龙-60A配备多功能战斗部,兼顾破甲与面杀伤效果,能对付装甲车、人员集群、轻型车辆以及一些固定或临时掩蔽物。为验证其可靠性,研发团队还在极端环境和靶场条件下进行了严苛试验:在高温与低温环境中持续检测,针对厚重装甲板、薄装甲板与软目标等开展破甲与破片毁伤验证,结果显示其战斗部在各种试验条件下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破坏效果与毁伤能力。

总体来看,飞龙-60A不仅延续了传统远火的远距打击优势,更把侦察、识别、决策与打击融为一体,形成了反应快、留空时间长、可持续侦察的复合能力。这种一体化、智能化的改变,使得远程火力从主要打击固定目标,向能应对移动、隐匿目标以及实施侦察压制的全方位能力跨越。

可以说,飞龙-60A既是一枚巡飞弹,也像是空中的智能哨兵和精准执行者。它的服役标志着远火领域向“察打一体、智能组网、自主决策”新时代的迈进——这不仅改变了战场态势感知与打击节奏,也为未来更灵活、更高效的联合作战提供了新的可能。

愿我们在见证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从中汲取创新与自信的力量,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朱元璋所亲自培养的皇太子朱标在年仅39岁时因病去世。朱标是朱元璋寄予厚望的...
原创 演... 华雄是董卓帐下的第四大名将,实力接近一流猛将。东汉末年,汉灵帝去世后,年幼的汉少帝成为了傀儡,外戚和...
原创 强...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是长征过程中,红军与大自然抗争的标志性事件。勇敢的红军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
原创 《... 在《封神榜》里,闻太师绝对是商朝的 “定海神针”—— 民间甚至有说法 “闻仲不死,商朝不亡”。他一战...
原创 巫... 在汉朝的辉煌背景下,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正悄然酝酿。这场风暴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巫蛊之祸”,它不仅仅是一...
原创 美... 2023年10月初,哈马斯武装的袭击导致巴以冲突爆发,这一突如其来的局势令以色列政府措手不及。与此同...
原创 2... 1900年8月14日,这一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深深刻在紫禁城每一块砖石上。八国联军的铁蹄几...
原创 被... 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着一句话:“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对此,朱传榘先生曾这样回答记者:“我现在什么都...
原创 孝... 清太宗皇太极在崇德元年登基后,正式建立了大清,并开始了对后宫的管理。皇太极册封了“崇德五妃”,这五位...
被小说丑化的历史人物:他才是真... 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渲染下,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被过度戏剧化和脸谱化。其中,曹魏名将曹真便是被严...
原创 司... 在历史上,许多事件难以被我们完全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认知和解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三国...
原创 湖... 看到这个消息,不禁让人心生痛心和惋惜之情。因为车祸事故,往往就在一瞬间,如果事发前肇事者能够谨慎一些...
原创 日... “马嵬坡之变”是许多人熟悉的历史事件,讲述了杨贵妃因权臣和将军们对杨家弄权误国的愤怒而被迫自尽的故事...
原创 中... 中国古代的党争与现代西方的党争,实际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两者都围绕着权力斗争展开,唯一的不同在于背后...
原创 魏... 在玄武门之变的历史事件中,魏征和秦琼分别站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两方阵营。电视剧和小说中,秦琼和程咬金通常...
原创 霍...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不少英雄人物,而霍去病就是其中一个与英雄传奇息息相关的人物。霍去病的名字,在西汉...
原创 王... 1963年,王新亭被调任总参担任副总长,离开了军科院。上级原本打算让傅秋涛接替他的位置,但最终并未如...
原创 老... 80年代末的一个冬天,苏联陆军第10坦克师正在紧张训练之中。 80年代末期,苏联陆军第10坦克师作...
原创 李...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先点一下“关注”,这样既能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又能让您体验到不一样的互动...
原创 越...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在这场战斗中,时任43军副军长、127师师长的张万年,一度成为越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