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火箭炮长期依赖前线侦察、情报传递和人工决策,一旦情报滞后,目标可能在瞬间消失。如今,中国的远程火箭炮体系出现了新的变化——由兵器工业集团推出的智能察打一体巡飞弹飞龙-60A,正在把这种传统模式改写为能够自我侦察、识别并快速反应的新型作战方式。
飞龙-60A把火箭炮的远程打击能力与巡飞弹的长航时侦察、自主决策能力结合起来。它能从火箭炮平台发射,飞出超视距距离后在目标区域滞空侦察,识别目标并自行决定攻击时机——实现发射即能侦察、即察即打的能力,从而大幅缩短反应时间。
相比过去需要侦察机、地基雷达或特种部队提供情报的流程,飞龙-60A采用模块化发射平台,发射后能自动与母舰系统联网,执行从发现、定位到打击、评估的完整循环。换句话说,一辆发射车辆就能完成一次完整的侦察打击任务,减少了跨军兵种协调的步骤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独立作战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飞龙-60A还能与其他类型的巡飞弹协同工作,组成所谓的异构蜂群体系。蜂群内部会根据每枚弹药对不同类型目标的适配性,智能分配任务,实现多弹种协作、集群决策,从战术层面提升命中率和作战效率。
在武器效能方面,飞龙-60A配备多功能战斗部,兼顾破甲与面杀伤效果,能对付装甲车、人员集群、轻型车辆以及一些固定或临时掩蔽物。为验证其可靠性,研发团队还在极端环境和靶场条件下进行了严苛试验:在高温与低温环境中持续检测,针对厚重装甲板、薄装甲板与软目标等开展破甲与破片毁伤验证,结果显示其战斗部在各种试验条件下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破坏效果与毁伤能力。
总体来看,飞龙-60A不仅延续了传统远火的远距打击优势,更把侦察、识别、决策与打击融为一体,形成了反应快、留空时间长、可持续侦察的复合能力。这种一体化、智能化的改变,使得远程火力从主要打击固定目标,向能应对移动、隐匿目标以及实施侦察压制的全方位能力跨越。
可以说,飞龙-60A既是一枚巡飞弹,也像是空中的智能哨兵和精准执行者。它的服役标志着远火领域向“察打一体、智能组网、自主决策”新时代的迈进——这不仅改变了战场态势感知与打击节奏,也为未来更灵活、更高效的联合作战提供了新的可能。
愿我们在见证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变化,从中汲取创新与自信的力量,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