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历史征程,每一步都异常险峻,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绝境。幸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成功地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毛主席的领导才智背后,少不了情报部门的支持,特别是著名的“军委二局”,被誉为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毛主席曾高度评价二局的作用,称:“没有二局,长征很难想象。有了二局,我们就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其实,除了“军委二局”,红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也为中央红军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情报。据《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一书记载,红四方面军有一位电讯专家蔡威,他成功破译了川军和蒋介石中央军的电报密码。这样,许多围剿红军的敌方电报信息都被破解,并通过红四方面军总部传递给中央红军。在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国民党军紧紧追击,红军日夜行军打仗,甚至连“军委二局”都没时间破译情报,因此,红四方面军提供的情报,成为了中央红军获得敌情的重要途径。
曾任红四方面军电讯局局长的宋侃夫回忆说:“因为中央红军在行军中,电台位置不断变化,蔡威带领电台全体成员坚持全天守听,定时与中央红军联系。每当中央红军停下宿营,电台就立刻与我们联系,通报敌情。”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也提到:“我们一方面密切注视中央红军的动向,及时用电台向他们提供情报;另一方面调整兵力部署,为强渡嘉陵江做准备。”而张国焘在《我的回忆》中写道:“至少有两个月时间,中央红军完全依赖我们提供的情报,特别是在他们从遵义向云南进军时。每次他们宿营,我们就会及时通报敌情,帮助他们制定行动方案。”即便张国焘后来成为叛徒,但他回忆的这些情节,还是有事实依据的。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四渡赤水”。在这次战斗中,中央红军面对国民党军30多万人的围追堵截,情况非常紧张。红军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每一步都充满风险,但依靠情报的及时反馈,毛主席做出了精准的决策,成功突围。这一战术被普遍认为是毛主席的军事智慧,但事实上,红四方面军提供的情报,帮助毛主席准确掌握了敌军动态,为红军的成功突围提供了支持。
然而,单单有情报还远远不够。回顾历史,李德和博古执掌时,红军虽然掌握了不少情报,却因指挥失误屡战屡败,最终丧失了中央苏区。反观毛主席的领导,凭借情报和智慧双管齐下,才使得红军在长征的众多关键时刻脱险、成功。
1938年,毛主席与红四方面军电讯局局长宋侃夫见面时,曾亲自感谢他:“你们四方面军的技术侦察工作非常出色,特别是我们长征到贵州,四渡赤水时,你们提供了很多重要情报,帮助了我们非常大。”朱德也曾对宋侃夫表示:“我们进入湘、滇、黔、川地区,以及四渡赤水时,对周围的敌情一无所知,正是你们四方面军的电台同志们,及时破译敌人的电报,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个情谊体现了我们红军之间的团结,天下红军是一家!”
因此,在长征的艰难过程中,情报工作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成就了红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