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着一句话:“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对此,朱传榘先生曾这样回答记者:“我现在什么都不缺,但唯一缺的就是一个强大的祖国。如果公益事业不能成功,中国就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国家,21世纪也不可能是你们的。”他的回答充满了深刻的责任感和对祖国未来的关切。
朱传榘,作为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核心研发者,虽然在美国长时间未被广泛承认,但最终在35年后收获了属于他的荣誉。然而,尽管他凭借计算机科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声誉,当他带着“ENIAC核心研发者”的头衔回到祖国时,他并没有立即投身于中国的计算机科学事业,而是把精力投入到了公益事业。这个决定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他始终坚信自己以另一种方式为国家贡献力量。
朱传榘于1919年出生在天津。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中国刚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社会局势依然动荡。特别是抗战爆发后,民众的生活困苦不堪。朱传榘的父亲朱曜是革命同盟会成员,曾担任津浦铁路局局长等职务,他一直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立志培养子女为国效力。在朱传榘20岁时,父亲送他赴美留学,并嘱咐他:“无论身处何方,都不要忘记你的根在中国。”
这句话深深印在朱传榘心中,激励他即便身在美国,也始终不忘祖国。朱传榘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电气工程,成绩优异,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学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原本他打算毕业后回国,但由于国内仍处于战乱中,科研条件不佳,他不得不推迟了回国的计划。于是,他选择了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而这所大学正是ENIAC的诞生地。
1945年,朱传榘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顺利完成硕士学业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之后被选入ENIAC计算机研发团队。那时,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之前的计算机只能完成特定的计算任务,缺乏逻辑思维与通用数据处理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传榘花费了无数个不眠之夜,结合二进制和电子线路,设计了一种逻辑结构,为计算机赋予了“真正的大脑”。他和团队成员反复测试、完善,并最终为ENIAC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46年2月14日,ENIAC正式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任务,具有逻辑思维能力。这项突破性的成果立即震动了全球,许多科学家纷纷发表论文,讨论这项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事实上,ENIAC也被广泛应用于重要的科研项目中,包括美国氢弹的研发。朱传榘为此贡献了核心技术,正是他的创新使得ENIAC成为了人类科技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尽管朱传榘在ENIAC的研发中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美国政府却故意忽略了他,未将他的名字列入公开的研发者名单。最终,冯·诺依曼等五位科学家被归为ENIAC的主要研发者。美国政府这样做,表面上是为了保持科研成果的控制,实际上则是出于对朱传榘华人身份的歧视。这一不公正的处理让朱传榘的名字和贡献被掩盖了长达35年之久。直到1981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才承认了朱传榘在ENIAC研发中的核心地位,并授予他“计算机先驱”的称号,那时朱传榘已经62岁了。
朱传榘参与过许多科学项目,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且在美国安家落户,但他从未忘记父亲的嘱托。1978年,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59岁的朱传榘终于有机会回到祖国。这时的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他离开时的抗战时期,到回国时的改革开放,国家的面貌焕然一新。回到祖国后,朱传榘曾感慨道:“在我离开祖国的38年间,我参与了计算机的研发,亲历了一次工业革命,但我为祖国做了什么呢?什么也没有。”他意识到自己在国外享受安逸生活的同时,祖国的人民却承受了无数苦难。深感愧疚的他决定投身于祖国的建设。
回国后,朱传榘立刻投入到教育和公益事业中,1980年,他受到了邓小平的亲切接见,并与他畅谈中国的未来。此后,他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帮助祖国发展上。他在上海交通大学设立了商业管理学院,还设立了“朱传榘精神文明奖”,并鼓励大学生学习英语,推动了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
尽管朱传榘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但他并未选择扎根于国内的计算机领域,而是将重心放在了公益事业上。他认为,公益事业才是富民强国的根本,计算机技术虽然重要,但它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人民生活,只有公益事业才能直接影响到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活,使国家变得更强大。即使在晚年,朱传榘依然没有放弃公益事业。2004年,他已经85岁高龄,却依然亲自飞往北京参与公益活动。当被问及为何如此,他回答道:“我现在什么都有了,但唯独缺的就是一个强大的祖国,如果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中国成为21世纪的强国,我死不瞑目。”
朱传榘的晚年虽然在公益事业中度过,但他始终未曾停止为国家贡献的步伐。2011年6月6日,92岁的朱传榘在美国去世。尽管他前半生未能为祖国贡献,但他在后半生将自己所有的智慧与力量都倾注于公益事业,这种对祖国的深情与执着,是我们当今社会中尤其需要发扬的高贵品质。
朱传榘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国并非只在科研或技术领域取得成就,而是在于为国家的未来与人民的福祉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