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始终没能成功地打败曹魏和孙吴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入局太晚,基础薄弱,错失了许多发展机会。
首先,刘备的实力起步较晚。虽然他在新野收获了徐庶等重要谋士,但实际上,直到那时,曹操和孙权已经在政治和军事上占据了先机。曹操早已成功收编了袁绍和吕布的势力,孙氏家族三代稳固了江东,而刘备才刚刚开始发展。再加上刘备的谋士虽多,但比起曹操那样的超级阵容,还是差了很多。
比如鲁肃在孙权的建议中早就提出过先占荆州,再北伐。而曹操同样也把荆州当成了南征的第一目标,接着马上要打汉中,大家都意识到,只有荆州和益州这两个地方最有战略意义,而且相对来说好打。换句话说,尽管荆州和益州都很重要,关键是它们是唯一可以争夺的地方,而曹操、孙权都有很强的基础和资源。
刘备进入这场斗争时,已经很晚了。曹操和孙权都已经有了多年的积累,刘备的底子太薄,没有太多的容错空间。如果他能更早站稳脚跟,或许局面就会不同,但很遗憾,机会并没有那么多。
再加上刘备的盟友问题。尽管刘备信守仁义,广结朋友,但在决战时,盟友的力量总是显得捉襟见肘。更糟糕的是,刘备的亲弟弟关羽也被孙权杀害,而刘备面对的魏国拥有庞大的军力和许多出色的军事人才,这让他在争霸的过程中处于劣势。
特别是刘备的战略选择,一直在摇摆不定。比如当曹军北上时,刘备仍然急于派兵支援荆州,结果导致了汉中失守,给自己带来了巨大损失。对于刘备来说,这种过于冒险的决策,不仅没有给他带来优势,反而加速了他的失败。
最致命的错误在于他对荆州的处理。关羽被杀后,刘备未能理智地审视和孙权的关系,而这一失误直接导致了刘备错失了稳定联盟的机会。随后的夷陵之战,刘备又因为战略部署失误,损失了大量优秀的将领和士兵,整个蜀汉政权的命运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刘备最终没有能够成功,除了他自身的缺点,也因为在关键时刻的决策失误。比如凤雏的牺牲、荆州丢失、关羽的死,特别是夷陵之战的惨败,这些一连串的错误导致了蜀汉逐步走向灭亡。虽然诸葛亮竭尽全力,但他性格的孤傲与刘备不同,且马谡等人的错误也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最后的结果无法避免。
总的来说,刘备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自己的力量,他的错误和战略失误,在长时间的竞争中最终导致了蜀汉的衰败。而且即便刘备的仁义广结盟友,仍然没能抵挡住敌人的强大压力和自己阵营内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