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华历史,上下长达5000年,但是其中数千年的事迹,没有详细记载,无法确定为真,就像“大禹治水”中的大禹,后世经常传诵他的事迹,为了民生,三过家门而不入,备受赞誉,不过大禹是否存在,这些事件乃是民间杜撰,还是真实记述,后人一直不能确定。
直到近几百年,有人在一本法帖中,发现大禹唯一传世的书法,才让人确定,他的确真实存在,此帖就是大禹的《夏禹书》,藏于《淳化阁帖》之中,首先了解一下这部法帖,中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
号称“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全帖分为10卷,其中有一卷,名为“诸家古法帖”,收录着仓颉、大禹、孔子等人作品。
这幅《夏禹帖》史料记载:“夏禹书石壁篆文,在平江县昌江山”,传为夏代大禹所创书体或书写遗迹,字字神秘奇异,属于八大难以破解的古文字之一,全卷仅有12个字,包括古彝文5个和甲骨文7个。
众所周知,书法属于艺术,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初它的形态,乃是根据事物的形态直接演变,如同绘画一般,故称“象形字”,刻于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因笔画复杂,实用性不强,逐步简化和演变,造就出篆书和隶书。
由于这些字体太过久远,而且当时的字迹,没有完全统一,不同地区的书写形态,各有差异,并且当时也没有明确的变化规范,因此甲骨文,包括篆书等,后人钻研时颇为困难,就像《夏禹书》,专家至今仍无法完全破解。
《四库全书》将它们释读为:“出令聂子,星纪齐春,其尚节化”,还有一说译为“生雨严子,坐行参禹,其尚邑勾”,但是学界只认可“子”“春”“尚”三个字,别看此帖只有短短几个,但是内层含义深厚,甚至专家表示,《夏禹书》的语言洗炼,比《山海经》更甚。
您对大禹书法有何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