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 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 局部
北宋书法家米芾的《山中酬人卷》 题跋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作品真迹《山中酬人卷》,作品极为罕见,被誉为米芾最具“沉着痛快”风格的作品之一。全卷共24行、67个字,单字大小足有10厘米,字字有摄人心魄之美。
作品写于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时年米芾四十八岁,书法个性形成,融汇诸家所长。《山中酬人卷》内容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山中酬人》和卢仝的《喜逢郑三游山》
米芾以浓墨书写,行笔徐疾有度,酣畅处如刷字,疾驰处飞白飘逸、连绵不绝。他运用多种笔画技巧,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字体结构,章法也随遇而变。这幅作品展现了米芾对王羲之笔法的深入理解和创新。
释文:“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相逢之处花茸茸,石壁攒峰千万重,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元符元年春二月望日,米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