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一位天赋异禀的年轻皇帝,可惜将聪明才智用在了许多不务正业的地方。比如他搞的“羊车选美”,其实是后来司马炎学到了的“技巧”;再比如“流香渠”,渠中流的是美女们洗澡的水,水里泡着西域进口的香料;还有成千上万的“裸游馆”,一片白花花的景象。
所以,当何氏这位高挑美女出现在汉灵帝面前时,汉灵帝毫不拖泥带水,直接让她陪他玩水……这些事,或许会让你觉得汉灵帝只看重她的美貌,但其实其中有更复杂的政治考量。你难道不会觉得,汉灵帝的这个决定有点值得深思?
可能你会反驳:“汉灵帝真的是英明的吗?”如果我再告诉你,何氏之所以成为皇后,背后其实是因为她的家世——她出自屠夫家庭,这可是一个和豪门士族完全没有关系的家庭,你会不会觉得我在胡说八道?
其实,汉灵帝的确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君,他有不少荒唐的行为,但在选立皇后的问题上,确实做出了一些非同寻常的决策。对汉灵帝来说,选择何氏为皇后,其实是在与豪门士族的权力斗争中下的一步棋。他想通过这一举动打破豪门对皇权的垄断,为了打破这个僵局,他不得不让步,任命了一些原本不被看好的家族成员进入重要职务。
我们知道,东汉的政治格局基本是由豪门士族和皇权共同治理的,也就是说,皇帝必须让渡一部分权力给这些豪门家族,而这些家族占据了大部分的政治资源。这种局面,和光武帝刘秀的创业历史有着直接的关系。刘秀从一介平民,通过牺牲一部分皇权,获得了豪门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建立起东汉。
所以,东汉的皇后多半是来自豪门家族,他们是外戚家族的代表,一直在这个政治格局中轮流当主角。但何氏却不同,她出自一个贫寒的屠夫家庭,甚至连贵族都算不上。按理说,像她这样的人是无法跨越豪门的门槛的。更何况,汉灵帝已经有了一位出自豪门的皇后——宋氏。
那么,汉灵帝为何要立何氏为皇后呢?为何还要提拔她的哥哥何进为大将军,扶持何家?这个决定背后,正是汉灵帝想通过打破豪门的控制,来改变东汉政权的结构。豪门士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掏空了帝国的根基,越来越多的寒门士族无法再依附于豪门,社会矛盾也积压到爆发的边缘。为了治理这种局面,汉灵帝决定做出一些突破,甚至不惜打破传统。
这种想法并不是汉灵帝独有的,汉桓帝也曾尝试过类似的举措。在他执政期间,他曾废掉一位豪门家族出身的皇后,打算推选宫女王圣为皇后,但最终被豪门士族逼迫妥协。事实上,皇后的地位不仅仅是一个女性角色,她关系到未来的太后与皇权的掌控。因此,豪门士族不可能允许皇帝轻易改变局面。
汉灵帝的第一次皇后宋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宋家虽然不如一些顶级的军功豪门,但也是一个有背景的家族。汉灵帝登基不久后,他通过一场政变成功回收了皇权,废掉了宋皇后,改立了何氏为皇后。你可能会问,豪门家族为何不反对呢?其实,在经历了多次政治动荡之后,豪门家族的力量已大不如前,汉灵帝借此机会发动了这场政治改革。
再一个强有力的理由是,何皇后为汉灵帝生下了儿子。在东汉历史中,许多皇帝都面临不能生育或只生女儿的困境。汉灵帝能够生下儿子,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因此,立何皇后为正宫也有了更坚实的理由。
总的来说,汉灵帝立何皇后并不是单纯看中了她的美貌,而是基于更复杂的政治背景。无论如何,汉灵帝做出了改变豪门士族垄断权力的尝试,这是他政治智慧的体现。
还有一点可以举例说明的是“鸿都门学”。这所学府并不讲授儒家经典,而是侧重于辞赋、书法等文艺类科目。更重要的是,鸿都门学的学生大多来自寒门家庭,汉灵帝显然想借此来培养一批能够与豪门士族抗衡的人才。这一政策,显然是为了打破豪门士族对政治资源的垄断。
然而,事与愿违,后来的“黄巾起义”让汉灵帝不得不依赖何进和何家的军力,尽管他一度试图将权力分割,避免外戚干政,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这就是汉灵帝选立何氏为皇后的背景,所谓的美色和宠爱只是表面,实际的政治考量才是其中的真正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