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头春秋》已上架,
欢迎读者到馆借阅!
《河头春秋》插图欣赏
引子 赵飞虎扶住体力不支的多铎大声回禀道:“属下来迟,贼兵已被砍杀毙命!”见自己的护卫近身多铎的身子立刻开始软了下来。
第一章 赵老爷回想自己跪在地上,恭听直隶总督府来人,当着赵家五大堂口的人宣读圣旨的时候,自己代表赵氏家族跪接圣旨的情景。每每想起这些,赵老爷都乐得合不拢嘴。
第二章 这一天,赵家庄的演出终于开始了。李拐子的锣声过后,艺名李俊子的李胜春,和月牙红姐妹合演的《白蛇传》 正式演出。精彩的莲花落,引来了四里八村的百姓,都来赵家庄看戏,戏台下挤的人满满的。
第三章 老中医戴好花镜以后,伸出细白的手指,为赵老爷诊脉。
第四章 赵老爷这次虽然是纳妾,但是比当年迎娶正房夫人时还要排场得多,婚礼整整折腾了一天。
第五章 卢木斋经过与赵老爷一番沟通,觉的赵老爷不愧是朝廷的官员,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之人,对事情的结果十分满意。
第六章 唐廷枢走了大约两三里地,发现了一条河,内心十分高兴,于是就地向这里的佃农打听这条河的情况。
第七章 天津海关道郑如藻,奉李鸿章部院大人之命,在天津亲自主持会办矿务。各地官员及乡绅代表如约而至。
第八章 贺魁刚离开铁匠铺村,县衙的公差就来到了铁匠铺村张贴告示。一会,告示前就集聚了很多人。
第九章 赵老爷采取车轱辘话术,和庄头贺魁上演双簧,目的就是为了抬高旗地地价。
第十章 在和房东的女儿布丽安娜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赵世通和安娜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赵世通已经爱上了这个身材高挑、容貌漂亮,头脑睿智的美国同学。
第十一章 大车在院子里停下之后,在明亮的汽灯灯光下,赵世通和安娜依次从车里下来。
第十二章 到了楼内厅堂,刚才喊话的老者张仰文,向唐廷枢深施一礼后说道:总办大人,休怪我等擅自来访.矿局挑挖煤河,实乃造福我宁河民众之大好事也。今日老朽,携乡绅代表来到矿局,就是想当面向总办大人申明,我宁河乡众之心愿也!”
第十三章 还没到报名的地方,他们远远看见一群人,围在一个左手扶着用三根木腿支起的望远镜,右手叉着腰的洋人周围。这些人穿着统一的号服和高筒兩靴,他们都站在露出芦苇茬子处的河沟里。
第十四章 赵世通回到中国,在距离自己家乡不远,一个叫做乔家屯的小村落的矿井边,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敢于“师夷之技”的大清实业官员,这位叫做唐廷枢,字景星的实业官员,把想尽自己之力改变国家落后的思想付诸到了行动。
第十五章 稍事休息之后,两人就又到了碑廊。站在蔡京的书法碑前,李鸿章颇有感触地说道:“景星啊,你我与洋务结缘已久,深悟师夷之技,强于吾大清之理也。
第十六章 从金达的夫人用戴着白手套的纤纤玉手,钉下第一颗道钉开始,到光绪七年六月,定名为“唐胥铁路”的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的铁路,终于修筑成功。
第十七章 过了一段时间,人们看到,龙号机车拖着五节装满煤炭的车厢,从开平出发,随着机车汽笛一声长鸣,机车由开始的一个时辰十里地,很快就上升到一个时辰六十里地的速度。
第十八章 在唐廷枢地亲手操办下,赵世通和安娜在河头花园举行了隆重的西式婚礼。
第十九章 李嫂从锅里舀出开水,倒进放着茶叶沫子的洋铁壶中,然后提着铁壶,不住手地给茶客碗里蓄水。
第二十章 在医院养病期间,唐廷枢连续和矿局定立合同的多家船运公司老板,向他们言明,矿局储煤吨数激增,现有船只远远不能满足运力,必须增加铁路运输,修筑唐芦铁路,但是不会影响到煤河船运的生意。
第二十一章 距离车站最近的人们,经过仔细观察,只见驶进胥各庄车站的火车车厢上站着很多人。不用说,那个身材高大,被簇拥在车帮中间位置的人,定然是直隶总督李鸿章。
第二十二章 李鸿章等众官员乘坐的小火轮,已经行驶在通往河头花园的河渠中。河渠两侧栽满的垂柳遮盖着河道,小火轮在树丛中时隐时现。
第二十三章 见众官员都在赏景夸赞,唐廷枢对李鸿章说:“部院大人,这煤河两岸之美景,得益于大清培养之幼童之规划布局也。”
第二十四章 李鸿章停顿许久,才缓缓地继续说道:“其实啊,老夫深知,光靠我们的土法子,是建不了高楼大厦的。”此时,他眼睛里透露出坚毅的目光,满怀期望地看着赵世通说道:“只有你们这些‘师夷之技’者,才能让我大清追上西国也。”
第二十五章 半年以后,赵世通把翟明川介绍到开平矿局做了一名采煤工……
第二十六章 闯进卢木斋的科房,赵老爷劈头盖脸地一通质问:“你还是这里的父母官吗?你还配做大清的官吗?洋人打死咱中国人,你这个父母官却不敢涉足。”
第二十七章 看到山民这副模样,伙计更觉得好笑,他带着幸灾乐祸的表情笑道:“老大的人,还为这鸡毛小事儿哭了,瞧你这点出息,行,那你就在这里哭吧,反正我们开门营业还早着呢。”说着,伙计只管关门进店,把那个哭着的山民丢在门外。
第二十八章 回到家里,赵老爷痛骂一番豫亲王之后,又去牢里看望贺魁,又花银子对关押贺魁的牢头儿一番打点,他要贺魁先在牢里忍受一段时日,要贺魁放心家里的事情,说他会照顾好贺魁的家。
第二十九章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马皮匠费力地想直起腰说话,但还是没有直起身子。他佝偻着腰抬头说道:“我一听就是你这个洋学生的声音,又来看你的西洋景啦?咋这么长时间不来河头啦?”
第三十章 听了账房先生的话,张翼脸上顿时现出不悦的表情,他更加严肃地对账房先生说道:“今日之开平矿局,吾乃总办也,今后须按本总办之言行事。”
第三十一章 德璀琳跳上岸歉意道:“尊敬的胡露女士,鄙人有要事前来拜访胡华先生,来的唐突还请见谅!”胡露高兴地对德璀琳说道:“尊敬的德璀琳先生,我和赫伯特非常欢迎您的到来,我马上告诉赫伯特。”说着,胡露快步回到屋子,告诉胡华德璀琳到来的消息。
第三十二章 看到摆在餐桌上的白酒和法国红酒,心情好转的张翼,看到多日没有碰到嘴边的美酒,他有些垂涎欲滴,他想:现在可以开怀畅饮了。所以,不用胡华和德璀琳敬酒,平时嗜酒如命的张翼,不一会儿就把自己灌多了。
第三十三章 到了煤矿近前,叶荣光命令官兵停下轿子,他想进去看看开平煤矿。可是当他下了官轿,举头眺望远处开平矿局的时候,却不由得大吃一惊。因为过去在开平煤矿前高扬的大清龙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旗杆上一面英国米字旗在空中迎风飘扬。
第三十四章 正当他们开始交易的时候,萨敦带着矿区保安队员立刻包围上来。只听萨敦喊道:“把这些偷窃的家伙们都给我绑起来!”萨敦骂道:“怪不得都叫你们‘煤耗子’,你们就是惯于偷窃的老鼠!”说完,他命令保安队员把偷煤的人押到矿局。
第三十五章 听说袁世凯总督大人开办了新的煤矿,开平矿物公司纳森如鲠在喉。如今,他坐在总办室宽大的真皮转椅上却感觉如坐针毡,再也没有了过去那种舒服和惬意。
第三十六章 曾经的大清世袭罔替五品官员,就这样从大清时代被人尊称赵老爷,到民国时期被人戏称为“赵老爷子”,最后惨死于自己曾经的奴才手下。
第三十七章 桥洞里的人可能是怕吓到赵世通,只见他缓缓站起身以后,对赵世通说道:“世通,我不是显灵的鬼,我是你的世杰哥呀!”听到这话,赵世通快速走向哥哥,黑暗中两个多年未见的亲兄弟紧紧抱在了一起。
第三十八章 戴仁义和贺翔南没想到,一向文质彬彬的赵世杰,竟有如此大的脾气和如此斩钉截铁的反驳。两个人顿时被赵世杰义正词严的气势震住了,于是他们只得灰溜溜地坐回到自己的座位,不敢再言语。
第三十九章 萨敦伸了伸那条带有残疾的腿,似乎意识到自己对在座的中国人有伤面子,于是他又笑道:“哦,对不起,诸位虽然是中国人,但同时诸位也是我萨敦的好朋友,是为开滦服务的令我尊敬的中国人。”听了萨敦一番充满对中国人歧视且傲慢的话语,直隶省衙门的两位官员只能尴尬地一笑。此时,赵世通听到这些话极不高兴。
第四十章 家乡的洋务实业,让赵世杰增长了见识。在董家庄那个中年妇女的启发之下,他打算利用自家货栈场地,收购白菜,建一座冬菜作坊。赵世杰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想和母亲和远在天津的弟弟说出自己的打算。
第四十一章 逃难的人都捡着成熟的柿子,把里边的种子甩到席子上之后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柿子皮来,不大一会儿的功夫,火柿子的种子便撒满了整个席子上,柿子园里已经是一片狼藉。
第四十二章 赵世通想起回国后,经历了唐廷枢大人的理解、帮助和志同道合;经历了李鸿章部院大人的鼓励与交心;经历了丧父之痛。现在,他又在经受着在开滦的不公正待遇,而且他感到这种不公,不仅是对中国的煤矿工人,更是对中国人和这个病弱的国家。
尾声 沉思间,与煤河并行的铁路上一列喷着蒸汽的火车呼啸而来。安娜和女儿都不由自主地扭过头,看着长长的列车从眼前飞驰而过。这时,赵世通的梦想也被现实再一次惊醒了……
作者简介
张建华,男,1964年生,丰南人,自幼酷爱绘画艺术,1985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现为河北工艺美术学院)。师承于著名花鸟画家许鸿宾先生、中国连环画界资深画家刘汉宗先生、著名书法家王锦波先生。现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山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丰南区漫画协会副主席。2010年开始创作漫画,2012年开始尝试肖像漫画。漫画作品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千余幅,并多次获奖。其中漫画作品《新编八十七神仙卷》获第十三届国际环保漫画插画大赛银奖并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漫画泰斗方成老师对其漫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