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89年9月,一个21岁的年轻人塞缪尔·斯莱特站在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河码头,准备启程前往美国。当时,他在海关接受了英国皇家海军的盘查,但他机智应对,化妆伪装并巧妙地编造了身份。海关人员检查后,认为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身上也没有可疑物品,于是让他顺利通过了海关。然而,他们完全没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实际上携带着改变世界的重大机密。
塞缪尔·斯莱特,1768年出生于英格兰德比郡,父亲是农民。随着英国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塞缪尔的家乡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当时,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彻底改变了纺织生产的效率,让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纺织业最发达的国家。纺织效率大幅提高,机器化生产不断革新,英国的纺织品销往世界各地,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随着产业的飞速发展,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设立了严格的专利法,禁止机器和技术向外传播。美国独立后,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尤其是缺乏纺织业的技术。美国需要技术,却没有能力自主创新。因此,美国的领导人,包括乔治·华盛顿,都明白,只有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推动国家发展。
为了获取纺织技术,美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1783年,英国商人本杰明·菲利普斯将几台水力纺纱机拆解后,偷偷运到美国,但由于美国没有技术人员能够组装,导致事情进展缓慢。最终,这一事件引发了英国政府的警觉,英美两国之间的关系因此更加紧张。
塞缪尔·斯莱特的父亲有一个朋友,名叫杰迪戴亚·斯特拉特,他经营着水力纺纱厂,并雇佣了年仅14岁的塞缪尔。塞缪尔在厂里跟着斯特拉特学习了7年,掌握了当时纺织业的所有技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塞缪尔意识到,自己只不过是英国工厂的一个技术工人,而美国此时正急需技术人才,他萌生了去美国的想法。
1788年,塞缪尔看到美国发布的招聘广告,表示愿意为提供水力纺纱机技术的工人支付100英镑的奖励。100英镑相当于英国普通农民三年的收入,这使得塞缪尔更加坚定了去美国的决心。更何况,美国已经承诺,如果能提供这项技术,工厂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时的美国缺乏纺织业,而塞缪尔凭借自己掌握的技术,看到未来的机会。
不久后,塞缪尔与一位来自美国的间谍接触,并最终决定带着技术偷渡去美国。他的航程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漫长航行,终于在寒冬时分抵达了美国的海岸。
刚到美国,塞缪尔就因掌握纺织技术而受到了热烈欢迎。他很快与富有的布朗家族合作,共同建立了一家纺织厂。布朗家族为他提供资金,而塞缪尔则凭借记忆成功复制了水力纺纱机,并在罗得岛建立了美国的第一座机械化纺织厂。美国的纺织业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好在同一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专利法案,规定不承认任何外国专利,但只要技术在美国有应用,提供者即可获得专利和保护。塞缪尔成功将阿克莱特的水力纺纱机改造,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法律的支持让他的技术得到了合法化,使他能在美国迅速开展事业。
接着,塞缪尔的兄弟约翰也来到美国,带来了更先进的纺织技术。兄弟俩的合作使得美国的纺织厂迅速扩张。美国的农业劳动力逐渐转向工厂,纺织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标志着美国工业化的初步成形。
在18世纪,纺织工业是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而美国依靠“偷”技术,成功获取了英国几代人心血的成果,直接跳过了技术研发阶段,迅速成为全球的工业强国。这一事件让美国的工业革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为后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电灯、电话、飞机、汽车等发明接连诞生,使美国成为全球科技的领导者。
塞缪尔·斯莱特在美国的成功,极大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他被誉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直到1835年,塞缪尔去世时,他已经拥有13家纺织厂,个人财富超过百万美元。他的事迹成为了美国工业化的象征,也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尽管塞缪尔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美国历史上重要的工业人物,但在英国,他却被视为“叛徒”和“卖国贼”。这段历史,展示了科技与创新的力量,也体现了国家间技术争夺的残酷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