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你好!我先来给你介绍一下,江湖中对于“熊猴子”有两种定义:一种是那些还能改造的熊猴子,另一种就是已经没救了的。幸运的是,你被认为是可以拯救的那一类。
说到菩提祖师,他可真是把你培养得可算是无敌了吧?天庭、道教、佛教都没法拿你怎么办了?但实际上,你以前做的那些胡闹,都是在允许范围内,这也是你能活到现在的原因。
那么,你为什么非得由如来佛祖亲自出面把你压在五行山下禁闭五百年呢?其实,这有三个目的:第一,各界已经给如来佛祖足够的面子,如果他再管不好你,别人肯定会来收拾你的;第二,通过如来佛祖的“教训”,让你明白三界中有很多大神是你无法惹的;第三,让你在五百年禁闭中思考、反省,也给你进步的空间,希望你能有所改变,给大家带来希望。
对那些难以成材、又不愿轻易放弃的下属或弟子,关禁闭是一种常用的领导技巧。如果领导真打算放弃你,直接就会“枪决”你,而不是关禁闭。很多时候,这种事情都不能太明显,所以如来佛祖也就不能时常出面,自己偷偷安排好一切,才会显得更加自然。
实际上,孙悟空在禁闭期间的伙食、看守安排以及释放的具体人选,如来佛祖早有安排。他并不是完全不管你,而是出于某些“规矩”,不方便直接出面。这些大家心里都知道,所以观音菩萨虽然调整了原本如来佛祖安排的保镖人选,但孙悟空这个名额,她是不敢动的。
接下来,观音菩萨和木吒便开始了他们的行程,直奔五行山,也就是孙悟空被禁闭的地方。主角登场总有仪式感,原文提到“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木吒也指着放光的地方告诉观音菩萨:“这就是孙悟空的禁闭地。”不过,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地方当然是孙悟空的定制禁闭室,观音菩萨还装作木吒比她了解得更多。
到达山脚,观音菩萨开始吟诗来表达她的感慨,诗中提到孙悟空曾是多么狂妄、不可一世,最终被如来佛祖所困。这些话其实都是专门为了让孙悟空听到的。
孙悟空果然反应过来了,他不满自己被提及,便在山下大声喊道:“是谁在编排我老孙的故事?”听到这话,观音菩萨心里暗笑,心想着猴哥果然不甘寂寞,于是便带着一群人去接待他。孙悟空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石盒里,活动空间几乎没有,着实让人同情。
观音菩萨见到孙悟空,直接问道:“你认得我吗?”孙悟空聪明地立刻答道:“当然认得,您是那位南海普陀的观世音菩萨。”这段对话显现了猴哥的进步——他知道如何与领导打交道了。
他首先表达了感谢,接着又恰到好处地提出了一个微妙的问题:“您从哪里来?”其实是想问观音菩萨这次来是因为什么目的。猴哥的机智和聪明才是他最吸引人的地方。
观音菩萨没有直接告诉孙悟空自己是来看他是否符合“出狱”的条件,而是说自己路过五行山,顺便来看他。孙悟空接过话茬,立即请求菩萨帮助他脱困。
孙悟空知道,如来佛祖是不会轻易释放他,只有观音菩萨这种大神才能做到。于是,他以一种巧妙的方式,求菩萨帮忙,既承认如来佛祖的权威,又巧妙地把问题转给了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见状,笑了笑,答应了孙悟空的请求,说她会带他去东土大唐,帮他修正自己的功德。孙悟空也很高兴,立刻答应了。接着,菩萨还提到了要给孙悟空起个名字,但孙悟空坚决拒绝。因为他已经有了名字——菩提祖师给他起的名字,他不会轻易改变。
这段话也告诉我们,其实“冠名权”是非常有分量的,像观音菩萨这样的职位,给孙悟空起名字,实际上是在“认领”他。虽然孙悟空最终答应了观音菩萨的要求,但他也明确表示自己对名字的坚持,表明了自己的原则。
最终,孙悟空被转为了观音菩萨的内门弟子,但释放他必须要由唐三藏来完成。因为像孙悟空这样有个性、有能力的角色,必须让唐僧先“施恩”,才有可能真正控制住他。
通过这些职场套路,孙悟空终于从禁闭中释放出来,但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更多挑战等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