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智能回答”系统中,提到军统局的四任局长分别是贺耀祖、钱大钧、戴笠和毛人凤。根据这个答案来写文章,恐怕会让人担心会出错,甚至可能因此被扣分。因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回答显然是错误的。
大家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戴笠虽然一直担任军统局副局长,但他从未担任过正局长。而毛人凤更是始终没有当过军统局正局长。实际上,军统局的最后一任正局长以及保密局的首任正局长,都是郑介民。毛人凤是保密局的第二任局长。
进一步翻阅史料,你会发现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西安事变发生后,蒋介石被释放回到南京。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让戴笠扣押了几位重要人物。这些人包括他的“汉卿盟弟”——曾扩情、晏道刚和一个中将。蒋介石给出命令时写道:“晏道刚不尽职责,曾扩情不明廉耻,着撤职查办!交戴笠执行!”
曾扩情是“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黄埔军校一期生,曾深受蒋介石的信任与器重。而晏道刚则曾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在许多关于红军长征的影视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晏道刚也写过回忆文章,讲述自己的经历。
在戴笠逮捕曾扩情和晏道刚时,曾扩情已经是西北“剿总”司令部的政训处长,权力巨大;而晏道刚则是中将参谋长。他们一致为自己喊冤,但戴笠依然冷静地说:“委员长的命令还没出来,你们能保命就已经很宽容了。你们比不上钱大钧,人家身上还有枪眼呢,你们呢?”
这里提到的钱大钧,曾经担任过军统局正局长,但他是怎么成为局长的呢?这一切还得从军统局的“分家”说起。1938年,蒋介石决定将军统局的职能划分,成立了新的调查统计局。为了避免内部的矛盾,蒋介石任命戴笠为副局长,实际掌握了军统局的权力。而贺耀祖、钱大钧等则兼任军统局局长。
钱大钧在当时担任军统局局长期间,也做了许多重要工作。比如,当蒋介石的专列停在临潼车站时,张学良向钱大钧提出维修机车。钱大钧答应了,并未及时向蒋介石报告。此举被政敌解读为钱大钧放走了蒋介石的逃脱机会,导致西安事变的发生。
在那场混乱的战斗中,钱大钧受伤了。之后,他向蒋介石申诉:“自从陪着委员长来到西安,我一直随侍在侧,事先对张、杨的兵谏毫无所知。枪声响起,我第一时间冲向委员长的卧室救护,但未到门口便中弹倒地。”
虽然钱大钧受伤,但他最终避免了更严重的惩罚。戴笠也为他作证,证明他在事变中并没有背叛蒋介石。因此,蒋介石只能无奈地将钱大钧调离侍从室,送到杭州休养。
钱大钧的部下钱东亮曾描述了钱大钧中弹的经过:凌晨五点多,钱大钧听到枪声,以为是士兵走火。后来,随着枪声越来越密集,他意识到大事不妙,于是赶紧跑去老蒋的卧室。但当他冲进卧室时,已经找不到蒋介石的身影。追到贵妃池时,他被流弹击中,摔倒在地。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曾扩情和晏道刚并没有那么幸运。两人最终都被蒋介石关押,虽然之后获释,但都失去了实权。而钱大钧则得以恢复职务,并继续为蒋介石工作。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不仅扣押了张学良,还让戴笠逮捕了曾扩情、晏道刚和钱大钧等人。最后,只有钱大钧能够成功“喊冤”。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想必对这几位人物的命运会有不同的评价。
上一篇:张元坤《大唐迷局》的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