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冠军赵心童在斯诺克西安大奖赛上以2-5不敌米尔金斯,止步32强。值得注意的是,赵心童最近身体不适,但真正让人担心的,是他在新赛季始终找不到状态。冠军之后,他的日程变得非常繁忙,参加了大量应酬和活动,这让这位非常依赖手感的选手手感也跟着走样。
很多人会问,马奎尔到底有多强?自从2012年他上次闯进世锦赛四强之后,似乎就很少有亮眼的成绩。米尔金斯是否算得上强者?在“前16名”的标准里,他也只是一个水平一般的选手,怎么就能击败赵心童呢?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到困惑。
斯诺克传奇吉米-怀特一直未曾夺得世锦赛冠军;而能夺得世锦赛冠军的球员,又有多少人敢说比怀特更强?与之相比,丁俊晖已经拥有15个排名赛冠军、超过705次破百的记载,职业生涯还打出过7杆147;而赵心童只有3个排名赛冠军、约180次破百,至今在世界台联官方承认的比赛中还没有一杆147。两人的“厚度”差距显而易见。
赵心童天赋出众、进攻锋利,有时完全凭感觉就能打出漂亮的局面。但他的防守相对欠缺,并不能算是全面型球员,甚至有人批评他不够重视斯诺克最核心的安全与障碍球的处理。因此,既不能把他捧成能与奥沙利文并肩的存在,也不能讥讽他是“史上最水的世锦赛冠军”。
那么赵心童究竟有没有被高估呢?这个问题也要看怎么说。世界锦赛期间,许多平时不怎么关注斯诺克的网友忽然成了他的铁粉,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夸张评价,确实存在高估的成分。不过在资深球迷眼里,赵心童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并存的天才,并没有人指望他一夜之间就碾压丁俊晖,因此也不存在普遍的“大幅高估”。
体育评论家杨华曾明确指出,赵心童是“唯感觉派的进攻天才”。不要因为他一段时间的失误就断定他已走下坡路,也不要因为他在某些比赛中的火力全开就盲目乐观。也许下一场比赛他又会像今年世锦赛那样强势发力;因此,除非你愿意被现实狠狠打脸,否则别急着给他下定论。
赵心童的风格有“嗜杀”的特质:贴库、近距离击球、小角度进攻、大长台攻势,他的这股劲头在状态不佳时也容易被质疑为“出杆不合规”。其实在世锦赛时他就是这样打的,只是那会儿手感火热,怎么打都觉得有理。
对赵心童和丁俊晖进行客观评价,既是对球员本身和这项运动的尊重,也是避免球迷文化走向过度偶像化、削弱理性讨论的关键。用更清晰、理性的眼光来观察,他们的优点与不足都值得被肯定,也需要被真实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