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11月的一天,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万年来到山西某团进行视察。刚一到团部,他就对团长发火了。
事情的起因是在张万年和团长等人走进营区时,他看到走廊一侧的宣传栏上张贴着一份公告,公告里写着:士兵张某某因为参与打架,后来私自离队……
按理说,士兵张某某私自离队是应该被开除军籍的,按规矩处理应该没有问题。那么,张万年为什么要生气呢?
大家都知道,张万年一直非常关心官兵,特别是在涉及到他们的利益时,他总是会亲自调查,弄清楚事情的真相。于是,他连珠炮似地向团长提出了几个问题:“这个张某某为什么要打架?打架的原因是什么?他之后去了哪里?这件事的处理双方满意吗?所有调查清楚了吗?”
团长回答说:“张某某打架是因为一点猪油,后来他去五台山出家了……我会再重新调查的。”
听到这些话,张万年更生气了:“为什么不立即重新调查?现在回去重新调查,不是失职吗?”张万年的话语越来越严厉,最终发火了。
团长见状,偷偷转过脸去抹眼泪。看到团长在偷偷擦眼泪,张万年才稍微缓和了语气,问:“这个张同志现在还在五台山吗?”
团长回答:“在。”
“那好,你准备一下,我们去五台山,亲自见见他,了解一下情况。这件事一定要彻底调查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小张离开部队去五台山出家?如果不搞清楚,这不仅会让小张心寒,也会让每一个战士感到失望。”张万年语气坚定地说道。
于是,张万年和团长顶着风雪,跋涉来到五台山,见到了张某某。小张一看到张万年亲自来调查自己的事情,十分吃惊,感动得几乎落泪,连声道出了心中的委屈。
原来,这位叫小张的士兵,是个做事踏实、为人老实的人。当时部队进行基建工程,雇用了几台挖机,领导看中了他,让他去为挖机师傅做饭。小张认真做好饭菜,尽量照顾好工人们,借此也为部队和地方建立良好关系。
有一天,一名挖机师傅因营养不良头晕,大家便向小张提出改善伙食。小张毫不犹豫地去食堂拿了些猪油,打算炒菜改善伙食。没想到,这件事被连长知道后,连长把他叫过去批评了一顿,称小张违反了部队纪律,要给予处分。
小张觉得自己只是做好事,反而要被处分,便与连长发生了争执。谁知连长竟然动手,用一把凳子砸向小张,结果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虽然连长因此受到了处分,小张也送去医院治疗,但小张始终不满意这个结果。他多次上诉都没有得到回应,最终愤而私自离队,前往五台山出家。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张万年开始安抚小张的情绪,并承诺回去后一定重新调查,给他一个合理的交代。
调查很快展开。原来,当小张被送医治疗后,他的父母曾提出为小张申请工伤,但申请未被批准。小张因此感到极大的委屈,这才离开了部队,选择去五台山出家。
张万年听后立即决定:撤销对小张的逃兵处分,并按照退伍处理。这件事终于得到了公正的解决。
对小张来说,如果没有张万年的坚持,他可能一生都背着“逃兵”的名誉。事后,小张激动得痛哭流涕。
对张万年来说,这原本是一件小事,但他不顾艰难的天气,亲自前往五台山,详细了解了事情的真相,最终为小张还了公道。这正是张万年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士兵如父如子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