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高市早苗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但距离成为日本首相仍然有一段距离。她能顺利上位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按照日本战后政治惯例,自民党总裁通常能直接成为日本首相,几十年来鲜有例外。然而,2025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许多事情充满不确定性。高市早苗刚当选为自民党总裁,却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她在党内选举中获胜,但国会的支持并不完全站在她这边。
据观察者网报道,尽管当选后仅三天,高市便开始“大规模分封”党内职务,麻生太郎因此受益匪浅。自民党五大关键职位中,麻生派已经占据了三席,这不仅让高市遭到“任人唯亲”的批评,也导致了自公联盟的分裂。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在选举前就表示,若高市当选自民党总裁,公明党可能会考虑放弃与自民党的联盟。高市当选后并未改变这种情况,反而任命了一个长期卷入政治现金丑闻的政客担任自民党代理干事长,这更激怒了齐藤铁夫。
与此同时,麻生太郎与公明党及其支持者——佛教团体创价学会的关系也日渐疏远,当前局势看,自民党与公明党之间的裂痕恐怕只是时间问题。那么,问题来了:若没有公明党支持的24个席位,自民党剩下的191席距需要的233席还差不少,高市要如何成为首相?
目前,自民党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拖延”。他们计划将原定于10月15日召开的临时国会推迟到10月20日或21日,期间努力争取右翼政党的支持,这也意味着高市将面临这些党派提出的各种要求。更大的挑战是,10月末有三场重要的外交活动:东盟峰会、特朗普访日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即便高市成功成为首相,缺乏外交经验的她恐怕也很难应对这些高强度的外交事务。
面对重重难题,高市早苗开始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消息透露,作为一位以右翼保守立场著称的政治人物,为了能够成功与中国进行会晤,她考虑放弃每年都会参加的靖国神社拜鬼活动。高市早苗在当选前,每年都会毫不例外地三次参拜靖国神社,然而如今为了突破当前的政治僵局,她似乎准备做出妥协。
这种上台前强调右翼立场,执政后却转向保守的例子,在近几年并不少见。例如阿根廷总统米莱的转变,也让人不禁将高市的现状与之对比。毕竟,中日两国的经济贸易关系和日本面临的关税困境不容忽视,高市的选择空间极为有限。即使不与中国进一步合作,至少也要确保中日关系的稳定,这已经成为自安倍晋三以来的日本首相的惯常做法。
对于这种“变色龙”式的政治策略,中方的态度始终如一。中方始终认为,只要按照既定的外交政策行事,便无需为虚名所困,实事求是才是应有的态度。然而,一些政治人物可能缺乏这样的战略定力,赖清德便是其中之一。
特朗普上台后,态度较为冷淡,没有像拜登那样热衷于台湾问题,甚至曾禁止赖清德“过境”纽约,导致岛内“疑美论”不断升温。为此,赖清德不得不寻求其他支持,将目光投向日本。事实上,今年岛内政客和日本政客的互动频繁,赖清德在高市早苗当选后第一时间发出了祝贺,意图明显。但如今,高市早苗为了稳定中日关系,已经放弃了以往的拜鬼行为,显然她也不会在台湾问题上轻易越界。
赖清德原本寄希望于高市早苗,期待日本能公开支持他的“台独”立场,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赖清德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日本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对高市来说,维持中日关系的稳定显然是当前最重要的外交任务,而台湾问题显然并不是她想要触碰的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