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两朝的皇室中,有个怪异的现象,那就是父子俩可能关系不咋样,但祖孙却是不错的,比如明成祖朱棣喜欢自己的孙子朱瞻基,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朱高炽;万历帝跟着他的祖父嘉靖帝学,数十年不上朝;清朝的康熙帝在位60年,孙辈乾隆帝则表示在位时间不会超过康熙帝。
当然,乾隆帝尊奉康熙帝,也有其考虑,因为乾隆帝是雍正帝的儿子,而康熙在位后期发生了“九子夺嫡”,结果被众人认为最无望即位的四阿哥登上皇位,为雍正帝,雍正即位,就有不少人对此产生质疑,觉得雍正篡改了圣旨,即位不正。
而乾隆帝在位时则多次表明,祖父康熙头回看到他,就特别喜欢他,因此把位子传给了雍正,乾隆帝又表明自己的在位时间不会长过康熙,以此证明正统。
但乾隆帝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如此长寿,可皇位还是得传给儿子。原本乾隆帝与孝贤纯皇后两小无猜,感情相当不错,乾隆帝也想把皇位传给嫡子,可是孝贤纯皇后的两个儿子均都夭折了,孝贤纯皇后不久后也撒手人寰,乾隆帝因此痛心不已。
乾隆二十八年,圆明园起火,五阿哥将乾隆帝从火中背了出来,令乾隆帝刮目相看,可惜这个儿子在乾隆三十一年,比乾隆帝先一步去了;最终只剩下魏佳氏的儿子十五阿哥永琰还勉强合格,因此被立为皇储。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已经八十五岁,他并没有失信于众人,主动禅位给了永琰,永琰即嘉庆帝,乾隆帝自己则做了太上皇,乾隆并不是史上唯一的一个太上皇,但乾隆帝是史上最有权的太上皇,把权力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仍住在养心殿训政,宫中也继续使用乾隆年号。
那么乾隆帝还做了三年太上皇,又干了些什么事情?
其一,乾隆帝刚成为太上皇,就在圆明园中召见了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皇帝,大事还是我办。”
然后又在宁寿宫皇极殿再次举办了千叟宴,乾隆帝第一次举办千叟宴是在1785年,当时乾隆帝已有75岁,千叟宴举办得很盛大,殿廊下布50席,丹墀内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左右382席,计800席之多,一转眼,乾隆不再是皇帝,而成了太上皇,乾隆帝难免也感叹。
这一次,列名参席者3056人,列名邀赏者尚5000人,比上回更浩大,乾隆之豪迈也不减当年,对此,乾隆还是很高兴,甚至亲自给宴会中九十岁以上的老叟赐御酒。
其二,嘉庆二年,和珅被乾隆任命为了首席军机大臣,因乾隆已经年迈,即使仍批阅奏折、任免官员等,但已是力不从心,其他人也难以再听懂乾隆的话,以至于和珅之势,登至巅峰,从某方面来讲,乾隆可以说已被和珅所控,和珅也就有“二皇帝”的称呼。
但清朝发展至乾隆一朝,皇权也已到了一个高峰,因此和珅并不能威胁到嘉庆帝的皇位,只是有乾隆的一天,嘉庆帝还得小心谨慎。
乾隆贪恋权势,总得来说,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乾隆帝晚年过得也安心,虽然上了年纪,不可能再去江南逍遥,但纵观乾隆一生,也开创过“康熙盛世”,奠定版图,编成《四库全书》,六下江南等。
可惜乾隆帝享了一辈子的福,但留给嘉庆帝的江山可不是那么好,乾隆举办千叟宴之时,白莲教起义已爆发,数月间遍及川、陕、楚、豫、甘五省,而清朝廷的吏治已经腐朽。
乾隆四年正月,乾隆帝在养心殿逝世,嘉庆帝立马处置了和珅,可惜嘉庆帝之才能终究平庸,清朝的吏治并未改善,白莲教起义直至嘉庆七年才被扑灭,嘉庆帝在皇宫中还险些丧命,后到了道光一朝,则发生了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