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将丰臣政权覆灭的锅扔给石田三成,认为他如果不盲目发动关原合战,而是选择韬光养晦,把德川家康熬死,把丰臣秀赖熬大,丰臣政权就不会覆灭得那么快,但事实是,石田三成发动关原合战时机极佳,这怎么说呢?
早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就开始展露出野心了,具体表现就是通过联姻等方式大肆勾连有力大名。前田利家在世的时候,德川家多少还会收着点,前田利家一死,根本无人能够阻止德川家康。关原之战发动前,德川实质已经掌控了政权。
有人将丰臣政权的快速垮台归结于石田三成,认为石田三成如果不盲目发动关原合战,丰臣家还不至于那么快完蛋。石田三成最佳的选择应该是等着丰臣秀赖长大,熬死德川家康。不过,不说当时的丰臣政权体系中已经没有人能够约束德川家康,关原合战离德川家康死亡还有16年,根本不是说熬就能熬过去的。所以,丰臣政权快速覆灭的锅不是石田三成的,而是丰臣秀吉的,是他晚年的一系列作为(包括灭掉丰臣秀次一派)导致丰臣家彻底失去了威信,再加上扶持秀赖上台,彼时的秀赖吃饭都困难,是非曲直更是一概不知,根基不深的丰臣家覆灭是早晚的事情。
石田三成并不想主动加剧和德川家的矛盾,只是他不能坐视家康拉帮结派,逐步架空丰臣政权的力量。在关原合战前,他也执行过一连串打压家康的计划,不仅没能如愿,反而增长了家康的实力。到了关原合战前,前田家已经降服于德川家,宇喜多家因为内乱实力大减,丰臣五大老只剩下上杉家和毛利家还能和德川家比划2下。彼时,德川家康在直江兼续的挑拨下发兵讨伐上杉景胜,如果上杉家也被端了,德川家屠刀迟早得落到剩下的毛利家和丰臣家头上。
所以,关原合战石田三成并不是盲目发动的,时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石田三成的本意是控制中央政权(近畿地区),发圣旨号召天下讨伐德川家康。他发动关原合战之时,政治上讲,德川家康本人离开了伏见城,无法再“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讲,德川家数万兵力都在北陆,来不及返回。由此可见,石田三成选择的时机极佳。
石田三成想扳倒德川家康只有这一个机会,如果不动手,德川家康之后就会削丰臣家,然后建立德川幕府,那时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不过,德川家康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他用小山评定迅速稳住了当时跟随他的大名(即后面的东军主力)。之后的事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德川家康赢。
丰臣政权覆灭的锅不归石田三成,他发动关原合战时机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