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氏,1838年出生,1852年通过选秀进入皇宫。凭借咸丰皇帝的宠爱,慈禧从最初的“懿贵人”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以皇太子载淳生母身份而获封的“圣母皇太后”。
提到大清朝,除了康乾盛世外,大家常常会想到那位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她是清朝晚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曾掌握政权长达近五十年。然而,慈禧掌权的那段时期,她的声誉并不理想。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享乐,她常常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而且极其奢华,每年在饮食和打扮上花费不菲。
庆幸的是,慈禧留下了大量的画像和照片,让后人能够一睹这位传奇女子的容貌。外国画家卡尔首次见到慈禧时曾称:“眼前的皇太后是一位极其美丽的夫人,年纪不过四十几岁,且性情温婉,令人一见就生喜悦。”尽管那时慈禧已年过六十,但在她眼中依旧风韵犹存,足见其非凡的美貌。
历史记载中,无论是史书还是传世画像,都称慈禧“美丽动人”,尤其是她那白皙且柔嫩的皮肤。慈禧自己在《清稗类钞》中的自述也透露出她深知自己美貌的优势,“入宫后,宫人皆妒我之美。”虽然这话或许有自夸之嫌,但不难看出她的美貌无疑是当时后宫中的佼佼者,甚至连咸丰皇帝也为她倾心,最终使得她成为了皇后的有力竞争者。
慈禧出身于叶赫那拉氏家族,这个家族曾出过被称为“女真第一美女”的布喜娅玛拉,显然她也继承了这一家族的美丽基因。而咸丰帝虽体弱多病,却喜爱美色,因此慈禧能够脱颖而出,获得皇帝的宠爱并最终步入权力的巅峰。
美国史密森尼艺术博物馆保存的一幅慈禧画像便是由画家凯瑟琳·卡尔所绘。虽然慈禧已年迈,但她依然端庄典雅,保养得当,令卡尔赞叹不已。与慈禧接触的时间里,卡尔还为她画了四幅画像,以及多幅其他公主的肖像。据卡尔所述,慈禧“美丽动人,年轻貌美,丝毫不见衰老痕迹”。
晚年的慈禧太后,不仅爱权力,也热衷于享受和打扮。照片和史书记载显示,即便年过六十,她的皮肤依然白嫩光滑,脸部没有明显的皱纹。她保持美貌的秘诀之一便是每天饮用新鲜的人奶,且用其滋润皮肤,使其保持光泽与柔嫩。
慈禧深知自己的美丽,并且非常注重自己在公众场合的形象。她频繁出席聚会和外交活动,凭借自己无可忽视的美貌和强大的气场,让人不敢小觑她。外国学者史密斯在《动荡中的中国》一书中提到,慈禧“完全不同于普通女子,身上散发着一种无比强大的气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慈禧晚年对照相产生了浓厚兴趣。19世纪末,摄影术传入中国,慈禧在1900年后开始接触照相技术。她是清朝所有帝王和妃嫔中,第一个留下照片的人。1983年,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以高价购入了一张慈禧的珍贵照片,照片中她穿着华丽的缎袍,佩戴珠宝,气度非凡。
这张照片拍摄于19世纪50年代,由日本人通过清朝大臣的引荐为慈禧拍摄。照片中的慈禧眼神坚定,肌肤白皙,气质高贵,显现出她依然不容忽视的威严与魅力。
除了肖像照,慈禧太后还曾多次装扮成观音菩萨的模样拍照。这个形象的形成与她身边的大太监李莲英密切相关。李莲英为了顺应朝廷对慈禧干政的不满,设计了一尊与慈禧相似的观音菩萨像,并向慈禧暗示,称她就是百姓期盼的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经过李莲英的劝说,慈禧信以为真,开始频繁以观音形象出现。
慈禧的形象逐渐变得神圣且庄严,她的衣饰和装扮也越来越富丽堂皇。晚年,她开始更多地在摄影中留下身影,包括与外国使臣和夫人合影,记录下清宫生活的点滴。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展示了慈禧太后的容貌,也提供了清代宫廷生活的宝贵资料。
这些珍贵的照片中,慈禧时而是威严的“圣母皇太后”,时而是亲切的祖母形象,她的生活点滴无不记录着当时晚清宫廷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