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雍正皇帝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带兵在西北平定罗伯藏丹津的叛乱。而“八爷党”在一旁冷嘲热讽,气得雍正让九王爷允塘去西北军前线效力。临行前,雍正还派了十名大内一等侍卫随行,并对他们嘱咐道:你们是朕身边的人,在西北混不出个样子就不要回见朕。
问题来了:这十名大内一等侍卫究竟是多大的官?按理说,一等侍卫是侍卫中的最高等级,属于武职,官职是正三品,因此算是高级军官。除了一等侍卫,还有二等和三等侍卫,官阶分别是正四品和正五品。清朝的侍卫职能主要有两类:宫廷宿卫与皇帝的出行护卫。简单说,就是负责皇帝日常起居和出门在外的安全。
在清朝,侍卫的等级还分成许多不同种类,地位也有高低之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御前侍卫”。刚才提到雍正派往西北效力的十名侍卫,雍正把他们称作“自己身边的人”,这也意味着他们很可能是御前一等侍卫,属于最高、最受尊崇的行列。
要成为御前一等侍卫,并不是谁都能担任。必须从满洲三旗中挑选,具体是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中的二等侍卫里表现最优秀的人。并且名额非常有限:每旗只有20名,这也就意味着“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严格选拔。
除了御前侍卫之外,还有一些地位略低的侍卫,比如乾清门侍卫和粘杆处侍卫。下面要重点介绍一个颇为神秘的机构——粘杆处。
粘杆处又称为尚虞备用处,是清朝的情报机构。按字面意思,“粘杆”原本指夏天用长杆粘蝉以保持清净,但在这里成了机构的名称。清代文献记载,粘杆处设有管理大臣,总理本处事务;下设协理事务的头等侍卫一人、笔帖式三人、掌章奏文移等职务;粘杆长为头等侍卫一人、二等侍卫八人、三等侍卫三十一人、蓝翎侍卫十五人,以及掌翊卫随扈等职。
由此可见,粘杆处的侍卫并非简单地替皇帝“粘蝉”这么一类琐事,而是皇帝重要的情报来源与耳目,是御用情报力量的一部分,也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一环。
你对这段历史和设定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