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是汉景帝刘启的长子,生母是栗姬。在那个嫡长子继承制的时代,刘荣很快就被立为太子。然而,好景不长,他做了四年的太子后被废除,汉景帝改立了刘彻为新的继承人。这一变化的背后,有几个重要的原因。
有一次,汉景帝生病了,想要试探栗妃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管理宫中的其他妃子和皇子。他本希望看到栗妃能够承担起责任,但没想到栗妃不仅拒绝了他,还说了些不敬的话。刘启因此发现栗妃并不具备“母仪天下”的气度和德行,认为她不适合做皇后。于是,汉景帝以栗妃失德为由,废除了刘荣的太子之位。
另一个原因是太子刘荣的背后支持力量过于庞大。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和开国功臣后代周亚夫曾力挺刘荣,这让刘启感到太子的权力过于强大,对国家并不有利。而在这个时候,栗妃的失德为刘启提供了一个直接的借口,最终汉景帝决定废除刘荣的太子身份。
如果当时刘荣没有被废,刘彻可能永远也没有机会成为汉朝的皇帝。刘彻是汉景帝的第十子,按理说与皇位无缘。但幸运的是,刘彻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母亲——王娡。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策略,很快帮助刘彻稳坐太子之位。
馆陶公主刘嫖是汉景帝的姐姐,在与栗妃联姻失败后,她开始与王娡结盟,王娡也借此机会与栗妃对抗。王娡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通过巧妙的手段彻底击败了栗妃。她让大臣劝谏汉景帝立栗妃为皇后,看似是顺从的举动,实则是另有深意。汉景帝一直对栗妃“不愿照顾皇子”的事情心有不满,这一劝谏正好击中了他的痛点,最终导致了刘荣的废除。
年幼的刘彻不仅德才兼备,还非常聪明,深得汉景帝的宠爱。因此,在刘荣被废为太子的同时,刘彻也被封为胶东王。可以看出,刘启对刘彻有着特别的重视,因为封王之后,便有继承皇位的机会。这实际上是刘启在为刘彻铺路,为了防止太子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更换。正如历史所见,刘荣的被废,为刘彻提供了登上皇位的机会。
刘彻最终继位后,他开疆扩土,带领汉朝迎来了一个盛世,国家在他的领导下达到了鼎盛的顶峰。也正因为汉景帝刘启的英明决策,才造就了这位伟大的皇帝——汉武帝刘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