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期间,冯国璋一度成为满清最后的希望。他在短短几天内,迅速攻占了汉口,并仅用了二十三天便攻下了汉阳,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他几乎收复了武汉三镇中的两个,令黄兴等人一度陷入困境,甚至考虑放弃武汉。这一成功险些破坏了袁世凯的计划。然而,正当冯国璋扬名立万时,满清的八旗军却频频犯错,导致他们失去了大片领土。
满清的八旗军,负责驻守内地的核心区域,最高指挥官是各地的驻防将军。在内地的九个驻防将军中,江宁、福州、杭州、荆州、西安、宁夏、成都、广州和绥远各有驻军。就在北洋军南下作战期间,八旗军的将军们几乎全线崩溃,七个将军及其驻防部队相继败退。可想而知,这些失败的将军不仅无法反击民军,连撑过24小时都成了奢望。 西安的驻防八旗军是其中最为顽强的。西安将军文瑞手下的八旗军原有兵力6588人,而他与新军联手进行了强烈的抵抗,成功抵挡了民军超过一天的进攻。西安八旗军的战斗力相当强大,曾多次出征且训练有素。面对装备差距较大的民军,文瑞依旧奋力抵抗,且在攻防战中展现了坚定的决心。10月22日,西安发生了起义,民军在短短几小时内便占领了大部分城区,但直到次日,他们才攻破了满城,西安的驻防八旗军才最终被压制。 与此同时,冯国璋攻占汉口的同一天,满清又失去了上海。11月4日,浙江的革命党人准备收复杭州。次日,民军开始进攻,尽管杭州将军和八旗军做出了反抗,但他们很快就被击败。福州的八旗军也不甘示弱,准备与民军血战到底,但经过一番较量后,他们几乎全军投降。福州将军朴寿最终被杀。 面对一连串的失败,成都将军玉昆显得务实得多。在四川总督赵尔丰去世后,玉昆命令八旗军放下武器,移交防务,同时给部队争取到三个月的薪水。与其他地区的惨败相比,成都的结局显得较为温和。广州的八旗军也在面对革命党人时迅速投降,成为了新的警卫军。只有少数几个地方,如宁夏和绥远,依旧有一些八旗军坚持战斗,但由于地理位置贫瘠,缺乏足够的财力和兵力支撑,他们最终也未能发挥作用。 剩下的将军中,有些在战斗中早早溃败,有些则逃亡。例如江宁将军铁良,在南京战斗一开始便逃到日本军舰上,战斗的实质掌控落在了张勋等人手中。只有少数地方,像盛京和黑龙江,还能依靠地方势力如张作霖等的支持勉强维持秩序。 总的来说,满清的九个驻防将军中,有七个在短短两个月内败亡或投降,失去了大部分领土。这些失去的地盘无法提供足够的军费支持,导致北洋军的士气大受打击,袁世凯得以顺利崛起,利用外部资金支持重建自己的力量,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