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因军功卓著却不得善终的将领,其中最为人知的便是斛律光。他曾是一个无比英勇的战神,但最终却因功高震主而被冤杀。尽管斛律光的名字在历史上并不如其他名将那样响亮,但他的冤死,也从另一方面帮助了隋唐盛世的到来,去除了那个阻碍盛世的最大障碍。 在公元546年,东魏的权臣高欢亲自带领大军发起西征,与西魏展开激烈的战斗。战争的地点是在今天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的玉璧城,这一战打得极其惨烈。高欢率领的15万大军,半数死于玉璧城下,而守城的韦孝宽使用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防守战术。经过长时间的围攻,玉璧城依然岿然不动,困扰了高欢很久,甚至让他因长期的失利而身体逐渐虚弱。为了提振士气,高欢忍着重病,仍坚持在大营里与将士们共饮,甚至要求斛律金为他唱起《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自此流传千古,高欢在唱这首歌时泪眼朦胧,感情非常激动。最终,玉璧城未能攻克,高欢只得悄悄撤军,逃回太原。几个月后,他因病去世,临终时,正巧发生了日蚀。高欢无奈地叹息:“日蚀,是为我而来的吗?死也无憾。” 那位为高欢唱歌的斛律金,便是敕勒族的勇猛将领。他在战争中屡立战功,曾数次救过高欢的命,深得高欢的倚重。高欢临终时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斛律金,告诫他要好好对待斛律金。高欢死后,斛律金全力支持高家政权的稳定。 高欢的儿子高洋在逼迫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后,斛律金被封为咸阳郡王,并加封太师,权位极高。随着武成帝高湛的即位,斛律金受到了更加盛大的待遇,甚至将孙女嫁给了太子,家族中的尊荣无人能及。然而,年事已高的斛律金依然心有忧虑,他明白高家的帝王多嗜血且善变,过度的宠爱或许会为家族带来灾难。尽管他屡次推辞朝廷的赏赐,始终无法避免不安。 然而,斛律金去世后的五年,其子斛律光被诬陷谋反,最终惨遭杀害,全家被满门抄斩,斛律家族积累了几代人的功业顷刻间化为乌有。 斛律光,从小就以骑射才能出众,深得高欢喜爱,17岁便被提拔为都督,少年时便开始立下赫赫战功。斛律光几乎参与了与北周长达二十年的战斗,数百场战斗中少有败绩。可惜,北齐后主高纬昏庸无能,宠信小人,致使北齐政局混乱。韦孝宽趁机在高纬耳边散播斛律光谋反的谣言,最终高纬信以为真,派人将斛律光骗出并将其杀害,随后下令满门抄斩斛律家族。 消息传到北周后,周武帝宇文邕一方面大为高兴,另一方面也感到惋惜。宇文邕对外宣布了大赦,准备开始最终的进攻,五年后北齐灭亡,宇文邕在攻占邺城后下令追赠斛律光为上柱国、崇国公,且为其改葬。他说道:“如果斛律光还活着,我又怎么能轻松地攻占邺城呢?”然而,宇文邕的胜利并未持久,他在征战后北伐时因病被迫返回长安,最终英年早逝,享年仅36岁。 不久后,隋朝的建立标志着三百多年的动乱逐渐结束。斛律光死后被葬在山西新绛县,后来的隋代花园绛守居园池东南角。虽然斛律光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武将,在唐宋时期依然拥有与关羽相当的地位,但随着关公崇拜的兴起,斛律光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与斛律金家族的悲剧相对的是其宿敌韦孝宽的家族。韦孝宽虽然在战场上胜少败多,但其战略眼光独到,政治手腕强硬,最终为韦氏家族的后代铺平了道路。韦孝宽因军功官至大司空、上柱国,封爵郧国公,在临终时,他看准时势,站在了杨坚的一方,为韦家后来的荣耀奠定了基础。到了唐朝时期,韦家几乎垄断了朝廷的权力,韦孝宽的曾孙女们也凭借与李唐皇族的婚姻,步步高升,最终在唐代形成了李、武、韦、杨四大家族的权力格局。 虽然斛律光与韦孝宽两家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但两者的经历都深刻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与家族命运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