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刻意忽略夏朝之前的历史?
迪丽瓦拉
2024-11-23 15:51:29
0

原标题:为什么刻意忽略夏朝之前的历史?

中国历史,从周朝往前推,越来越朦胧。以至于有的人们怀疑过夏朝是否存,当然夏朝之前的历史,就更感觉像神话或者童话了。

废话不说,直入正题。

不管是用达尔文的人类进化说,还是流行了几千年的神话起源说,还是老严等人的外星来源说,都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伏羲。这里用中国神话起源说的讲述。

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是中国的创世之神。从他们开始,中国大地上就有了人类,他们也是中国人的第一任首领。

同时中国的古典哲学也起源于伏羲,那就是八卦理论。这个理论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纯到多样化的。后世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诸子百家,无一不是起源于这个学说。

伏羲女娲作为部落首领,统治了上万年。这个时候的中国人过着如毛饮血的生活。之后出现了一个首领叫燧人氏,他教会了人们钻木取火。前几天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看到本地出土的一个钻木取火工具。然而老严非常看不懂。就算是手电钻那样的高速钻木头,都无法生出火来,古人借助锤子之类的工具手工钻木,怎么就能生出火来呢?

也许是老严知识的贫穷限制了想象。先不贬低自己了,接着往下说吧。燧人氏是一个好孩子。伏羲女娲没有教会人民用火,燧人氏教会了。从此中国人过上了烤羊肉的生活。这之后稍微有点模糊,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出了多少首领,就到了神农氏。

神农氏是一个部落的名称,部落的首领也叫神农,这就是炎黄中的炎帝。从这个时候开始,部落首领就是父亲传给儿子了。在这当中,以伏羲女娲为代表的地外力量影响越来越弱,人类的自主生存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学会了用简单的工具耕地种庄稼,也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病。

神农氏一共传了八代。最后一代炎帝受到蚩尤的攻击,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土地。这样,三皇时代就结束了。三皇指的是伏羲、燧人氏和神农氏。

很多人把燧人氏排在伏羲的前面,这是受了唐朝司马贞的影响。司马贞自以为是,写了个《三皇本纪》,放在《史记》的前面。然而后人在印刷《史记》的时候,对他这篇文章都选择无视。他这种排列是有逻辑错误的。因为需要先有人,然后才能受教钻木取火。不可能教空气钻木取火,然后等人类出现,自然就会了。

当然在现代很多人心中,是应该把盘古放在前面的。然而盘古这个人并不曾存在过。从三皇五帝时代的《山海经》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尚书》《史记》《汉书》,都没有提到有过盘古这个人。到了三国时候,有人写了本书《三五历记》,盘古忽然横空出世,成了中国的创天之神。很明显,盘古这个人物形象,或者说这个神的形象,是三国时代的文人徐整像老严这样一边喝咖啡一边摸着狗头想象出来的。顺便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家狗是萨摩耶。

三皇之后进入了五帝历史。炎帝攻打黄帝,激起了阪泉之战,炎帝带着部分羌部落向西败退,其中一部分后来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新疆境内。后来蚩尤入侵,发起了涿鹿之战,黄帝打败了蚩尤,并且吞并了蚩尤的人民和领土。

黄帝成了中国人的首领。从黄帝开始,有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每隔若干年巡游四海,考察民生,祭祀祖先。那时候周边地区活跃着很多神,这也是他们巡游拜访的对象。这个规矩在后来的帝王中经常被遵守,——当然也有不喜欢旅游的,——康熙皇帝要把自己打造成圣人,因此巡游民间,就是在学三皇五帝等早期帝王。另外还有一个规矩,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形成拱卫国都的态势。直到周朝大肆分封诸侯,逐渐发展成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造成纷纷战火,这一分封制度才逐渐退出。

黄帝干了七十七年。因为干的时间太长,就像今天某岛国的女王一样,活得太久了,导致儿子心急如焚,但始终无法继承王位。黄帝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已经很老了,因此直接把帝位传给了孙子高阳。这就是颛顼帝。他是黄帝的儿子青阳的儿子。

然而炎帝的后代共工想夺取帝位,于是两股势力爆发了大战。最终共工战败,非常生气,把自己的身体撞向了不周山。这一撞,地球震荡,江河横流,海水倒灌(海啸),引起了整个世界的大洪水。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帝俊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有时候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上,地面酷热,水都被蒸干了,人们无法生存。于是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地面温度恢复了正常。然而气温下降之后,空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整个地面蒸干积存的水分全部降回地面,因此引起了绝世大洪水。

帝俊这个人,只在《山海经》和长沙子弹库出土的帛书中提到过。然而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出现同一个人,足以证明他真实存在过。但是人们对这个人知之甚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插入三皇五帝序列中当了帝的。老严倾向于认为他是外星力量的代表。说来话长,这里就不啰嗦了。

不管哪种说法是正确的,或者也许还有第三种说法,但可以确定的是,上古时代,距今四千多年前,地球上的确发生过一次灭绝了很多物种的大洪水。而相比之下,中国大地受灾最重,延续了两三百年。

颛顼把帝位传给了喾。喾是黄帝的另一个儿子玄嚣的孙子,也就是颛顼的侄孙,名叫高辛。高阳、高辛是名字,颛顼、喾是帝号。但是后世一般都不直呼其名,而是用帝号称呼他们。

喾的儿子中,有一个名叫放勋,一个名叫挚。喾把帝位传给了挚,但是挚不称职,因此大臣们拥立放勋为帝。这就是尧。不过这是《尚书》《史记》的说法,也有人认为尧暴力夺取了挚的帝位。

尧在位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治理大洪水,让人们生活回归正常。在四岳的建议下,他任用鲧治水,结果彻底失败,还加重了水患。于是派祝融杀了鲧,另派鲧的儿子禹治水。

尧经过多年考察之后,把帝位传给了舜。舜也和尧等人一样多次巡游,在最后一次巡游中,半路驾崩,葬在湖南九嶷山。而禹因为治水成功,功高炳日,舜把帝位禅让给了他。

尧传舜,舜传禹,这就是被后世捧上了天的禅让制,是儒家推崇的经典历史故事。当然,《竹书纪年》等历史又有另外的说法,比如舜囚禁了尧,自己管理天下;禹杀了舜,从继承帝位的舜的儿子商均手里夺取了帝位。说法不一,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在夏朝之前,黄帝、颛顼、喾、尧、舜、禹都是真实存在的。其中前五人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

尧的国号是唐,舜的国号是虞。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后代,虽然隔代越来越远,但线索是非常清晰的。比如舜,他的父亲是瞽叟,瞽叟父亲是桥牛,桥牛亲是句望,句望亲是敬康,敬康父亲是蝉,穷蝉父亲是颛顼,颛顼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就是黄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1976年9月9日下午4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吴吉清听到后放...
原创 夷... 如果一个大臣或皇帝一生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和动乱,他的生命就是不完整的,就像一个婴儿。如果世界局势稍...
原创 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战争逐渐减少,人民生活也渐渐稳定下来,政治经济等方面也有了不小的发展。中央认为,是时...
原创 粟... 粟裕司令陈毅政委:这个组合现实吗?答案是不,看看他们的经历! 陈毅和粟裕的组合在我军历史上鼎鼎大名...
原创 隋... 在古代历史上,隋末唐初也是比较有名的乱世。在这一历史阶段,出了不少割据一方的诸侯。伴随着《隋唐演义》...
原创 此... 对于将领来说,胜负并不是绝对的,往往与当时的地理、人心、精神,甚至政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冰家常说...
原创 他... 他临死前哀叹:“我若一死,大清亡矣!”果然,10天后清朝灭亡 我们都知道自从始皇帝开创秦朝之后,中国...
一份报告中的“纪律密码” 城口县红军公园 城口苏维埃政权纪念碑 城口,踞三省门户、扼四方咽喉,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创 郭... 在郭汝瑰的心中,铜梁县的郭家庄园仿佛是一个沉淀了千年历史智慧的宝库,充满着昔日辉煌的记忆和古老的学问...
【有声海报】被珍藏在枕套内的红...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 在甘肃这片红色热土上,无数革命文物见证了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为...
原创 栗... 日军将领在菲律宾莱特岛战死的,有铃木宗作、山县栗花生、牧野四郎等人,本文主要介绍栗栖猛夫,此人以陆军...
原创 董... 在《康熙王朝》中董鄂妃更像是与顺治帝相依为命的患难夫妻,二人互相取暖,谁也离不开谁;看着董鄂妃与顺治...
原创 山... 相对而言,在我党的各个战场上,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是比较晚的。 其实,山东的共产党组织还是成立的比较...
原创 为... 说水浒,就不能不提武松。许多人都很推崇武松,客观来说,武松并不完美。父母早亡,所以他是武大郎带着养大...
原创 枪...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个历史总结不光伟人有,以下两个政党也有类似的念头。他们说干就干,在民国时期闹出了不...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日本人在东北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以为日军只是小规模的进攻,为了不让事态扩...
原创 兵... 世友上将原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与粟裕麾下的叶飞、王必成、陶勇等人同列为纵队级司令员。在华野已...
原创 陈... 【前言】 说起陈赓啊,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心里真是难过,总是为他英年早逝感到惋惜。他啊,还不到60岁就...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朝代,自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历史上一共有12个皇帝,其中有在位时间最长的康...
原创 邓... 1980年,中央军委决定将海军副政治委员杜义德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任命前,他的老上级邓小平与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