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这是一支抗日劲旅!这支部队人才济济,出了许多开国功臣,例如:纪亭榭少将、张如三少将、韩庄少将、史进前少将、高鹏大校、王建中大校、胡可大校、刘凤梧上校、原北京市市长焦若愚、原济南铁路局局长陈大凡……不过,本文要介绍的则是这支部队的参谋长常戟武,他突然于1939年失踪了!
常戟武,辽宁沈阳人,他出生于1905年。他志向远大,于是在1927年考入了著名的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步兵科。补充说明下,这一期的学员都在北京学习。后来,他们跟随张作霖退回了沈阳,随后在辽宁本校完成了学业。这一期的毕业生,比较出名的有:常戟武、于权申、沙克、张讷夫、姜鹏飞、杜建时、李铁醒、王理寰……
常戟武成绩优秀,所以他很快成为了奉军第二任统帅张学良的副官。后来,他在张学良麾下先后担任过团长、参谋长,并且被授予中校军衔。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他被迫举家来到了北平定居。在北平,他买了一个小院子,带着妻子和女儿一直住在这里。此时的他,已经基本上不再过问军务。日子虽然安逸,但是他并不开心。
1937年,著名的七七事变爆发了。随后,北平迅速沦陷,东北人赵侗毅然变卖家产,他在北平西郊拉起了一支抗日队伍。这支队伍,也就是著名的平西国民抗日军。赵侗先是率部在北平西郊的百望山伏击日军,打死了几十个鬼子,并且击毁了鬼子的一架飞机。接着,在日军的重兵围剿下,他被迫撤到了斋堂附近,而且生存艰难。
不久,在我军的统战下,赵侗终于被感化了。他毅然率部参加八路军,是为著名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这支部队由赵侗任司令员,高鹏任副司令员,常戟武任参谋长,汪之力任政治部主任。补充说明下,赵侗是东北大学的学生,曾经参加过东北义勇军。高鹏的父亲是东北军的一个将领,是他推荐常戟武加入了这支队伍。
常戟武是一个职业军人,他从不关心政治,但是并不甘心做一个亡国奴。他和高鹏的父亲是好朋友,而且他拥有一定的军事技能和指挥才能,所以高鹏的父亲特别推荐他来到赵侗的第五支队工作。在第五支队,副司令员高鹏也是学生出身,他并不太懂军事。所以说,常戟武既是赵侗的得力军事助手,也是这支部队实际的副司令。
为了救国,他毅然舍弃在北平的安逸生活,离开妻子和女儿,最后来到了平西山区工作。第五支队建军后不久,他就和赵侗一起率部参加了著名的阜平保卫战。根据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些指挥员的回忆:第五支队约有3000人,以学生、一些东北军旧军官、农民……为主。这支队伍的装备不错,士气很高,但是其战斗力有待提升。
为了把一群没有任何战斗经验,也没有任何军事技能的学生和农民早点训练成抗日健儿,常戟武可谓是呕心沥血。但是,敌人根本不给你一点时间。1938年4月,他和赵侗率部参加了著名的涞源二道河伏击战。这一战,第五支队投入不下2000人,日军也投入了不下500人。最终,日军损失了150人以上,第五支队则损失300多人。
却说日军的运输队经过了涞源境内的浮图峪,进入了涞源境内的二道河。很快,第五支队集结了优势兵力,对这股鬼子发动了围攻。另外一股鬼子经过浮图峪,去救援这支部队,也很快被我军围攻。鬼子恼羞成怒,又派出上百人出了涞源县城,经过三甲村去救援被围日军。最终,这三股鬼子全部被我军包围,并被我军一一击溃。
这一战,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第五支队作为一支新部队,缺乏战斗经验,训练水平也不高,却爆发出了惊人的士气和战斗意志。许多指战员极其缺乏军事技能和指挥才能,但是他们敢于和鬼子拼命,毫不在乎自己的生死。有一个统计,第五支队一共歼敌200多人,自身则损失500多人。不幸的是,支队参谋长常戟武身负重伤。
赵侗和常戟武麾下有三名总队长,其中的第一总队总队长纪亭榭也负了伤。不过令人不解的是,纪亭榭的伤势稍轻一些,他被送到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总医院养伤。常戟武的伤势更重,级别更高,却被送到了位于斋堂的第五支队后方医院去养伤。纪亭榭很快伤愈,并且重返战场。常戟武则很快伤口溃烂,却一直未能去总部养伤。
插个题外话,第五支队经过改造,其内部已经开始分化。汪之力、王远音等指挥员一直坚决支持我党,高鹏、纪亭榭等指挥员在他们的影响下,也一直积极支持我党。司令员赵侗等人则被孤立,甚至差一点被众人赶出第五支队。实事求是地说,赵侗是一个抗日英雄,且屡次申请入党。但是,他始终被一些人挡在我党的大门之外。
常戟武作为支队参谋长,又是赵侗的爱将和得力助手,他自然也受到了影响。他不关心政治,一心沉迷于带兵打仗,但是也被众人视为赵侗的党羽。所以,他也被挡在了这个大门之外。他的伤口一直无法愈合,后来我党安排他回北平去,回到了他的家中去养伤。与此同时,第五支队司令员赵侗终于心灰意冷,突然离开了八路军。
在北平,经过妻子的悉心照顾,常戟武的腿伤很快愈合了。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安逸也是最甜蜜的一段日子。有贤妻和爱女相伴,而且不愁吃穿,此生夫复何求?但是他根本静不下心来,而且一心渴望重返战场,继续和鬼子厮杀,早点杀回东北老家去。就这样,他忍痛和家人告别,在妻子和女儿的点点泪光中离开了北平。
然而,他根本不知道:赵侗在这个时候已经离开了八路军,第五支队很快被我党彻底掌控。这支部队有不少人逃走了,另外约有1500人被编入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新三团。此时此刻,以赵侗为首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高鹏被提拔为一分区副司令员,纪亭榭则被提拔为一分区新三团团长……
对这些变故一无所知的常戟武,他义无反顾地出了北平城,走进了北平西郊的山间小路。此时,平西地区已经改由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掌控,其司令员则是老红军萧克。据说,常戟武已经回到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并且来到了挺进军司令部驻地。但是,他很快失踪,再也没有任何关于他的消息。据说,他在平西的路上被日军杀害。
关于常戟武的下落,说法很多,我简单梳理了其中几种比较主流的说法。第一种:他在离开北平城回平西的路上,被土匪抢劫,并不幸被土匪杀害。第二种,他在重返部队的路上,被日军抓住,随即不幸被日军杀害。第三种,他去寻找老部队,结果来到了萧克的挺进军。他不认可我军对于赵侗的处理,最终触怒一些人并被处决。
在平西,以萧克为首的挺进军先后处决了一些旧军官出身的指挥员,还有斋堂附近一些曾经在北洋军中服役过的道士。冀东抗联的负责人高志远一心要脱离挺进军,并且杀回冀东。他因此触怒萧克,并且很快被处决了。挺进军另外两名大将,其中的宋时轮坚决反对处决高志远,不久他被一撸到底,他和邓华很快先后离开了平西。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常戟武都失踪了,并且没有留下一丝半点痕迹。就这样,他彻底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几十年后,他的后代曾经通过北京电视台去寻找他的下落,但是一无所获。第五支队的战将,他的老部下纪亭榭曾经出来接见了他的后代。但是纪亭榭老将军,他也不知道老上司常戟武的具体下落和结局,实在令人感慨不已。
却说1938年,常戟武坐上了奔往北平的驴车。上车前,他遇到了八路军的两个支队负责人,一个是宋时轮,一个则是邓华。他俩准备率部开往冀东,特意来找常戟武规划具体的行军路线。常戟武建议,我军一路奔袭昌平,一路攻打阳坊。按照他的建议,我军很快顺利来到了冀东。而我在想,这两位开国上将是否知道他的下落呢?
再谈谈第五支队那些指挥员的命运吧,本文已经提过高鹏、纪亭榭、韩庄、张如三等人的军衔或职务,我就不重复介绍了。赵侗,他后来率部路过晋察冀边区,最终被数千人伏击并枪杀;王远音,他壮烈殉国于冀中抗日战场,时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政委;杜伯华,他牺牲于1941年,时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