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面临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即将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仍在10日傍晚召开记者会,公开发表了他关于“战后80周年”的个人见解。这与以往战后50年、60年、70年时由内阁决议发布的正式“首相谈话”不同,这一次石破茂选择以个人名义表态。经过反复修改的这份6000字文稿,是石破茂历经20次修订的成果,内容首次将关注点从战争后果转向战争的成因。他从战前宪法制度的不足、议会职能的瘫痪、媒体角色的异化、信息研判的失效,以及政治制衡的崩溃五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战争发生的内在机制。这种侧重体制反思的做法,在历任日本首相中尚属首次,尤其是在历史修正主义思潮逐渐抬头的当下,被认为展现了极大的政治勇气。
在“战后80周年”个人见解中,石破茂还强调,当代政治领导人必须具备不受短期民意左右的责任感。他明确指出,绝不能为了迎合一时舆论、助长民粹情绪或排外倾向,而牺牲国家的长远利益。这番话被舆论普遍解读为对高市早苗等极端保守派政客近年来政策倾向的隐晦警告。
然而,令人关注的是,石破茂的表态仍存在局限。他在文中仅笼统表示会延续日本历代内阁在历史认识上的立场,“反省”也仅限于“走向战争的过程”,未明确提及日本在战争中对亚洲邻国的侵略行为及责任,也没有使用“道歉”等具体措辞,显示出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谨慎态度。不过,在记者提问环节,石破茂强调:“政府从未否认那场战争是侵略。我个人也持同样立场。这点必须被正确理解。过去日本在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有清晰而准确的认知。我们日本人或许会遗忘,但亚洲各国人民没有忘记。必须让国际社会看到,日本真诚面对历史,这一点非常重要。”
石破茂的个人见解在政治层面也引发了争议。高市早苗回应称“实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自民党内的强硬保守派则批评他“以个人见解限制新政权”,进一步凸显了自民党内部右翼与温和派之间的路线分歧。
这一系列表态不仅反映了石破茂个人的政治态度,也折射出日本在战后历史认知、政治勇气和党内权力博弈上的复杂局面。